第八十七章 大唐疆域-《霸世唐朝》
第(2/3)页
第一点是给他们提供医疗服务,先从部落的管理层入手,再到所有平民,如此,咱们两方的人就可以轻易的进行沟通了。
第二点是给他们提供新型耕种技术和农具,我敢说,南疆之地如果开发出来,各种农作物的产出肯定是被耕种了千年,早已贫瘠不堪的中原之地的倍数,当然,这一项政策必须优先提供给投靠我们的部落,甚至,允许我们派出官员治理地方的部落。
第三点是帮助他们开发他们现有的资源的,并且修缮连接各地的道路,让南疆可以跟蜀中,关中,岭南,江南各地通商,据我所知,南疆的金银铜矿储量相当的丰富,药材,上好的花梨木,金丝楠极多,更重要的是他们那里有成片适合做这种冲泡茶叶的茶树,冲泡茶在未来的几年里必将取代煮茶成为大唐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项日用品,这几个项目在南疆开发出来,将是一块巨大的盈利点,当大唐派去的官员能给他们的百姓带来财富,带来更好的生活的时候,他们就算是傻,也不会反对做大唐的臣民的。
再往后第四点,自然是兴盛教育,在南疆之地多建学校,以文化来教育他们的新生儿,一代之内,南疆将再难有反对我大唐统治的声音,三代之后,南疆与中原之地无异矣。
阳林的话让李二陷入了沉思之中,若不是因为汐凉的问题,他不会这么早跟李二谈这么细致的问题,南疆的具体情况冯智戴知道的也比较少,后世的两广,两湖,云贵,四川,七省都有一部份被少数民族占据,外加越南,泰国,老挝,甚至柬埔寨,所以现在阳林定义的南疆的实际面积其实比大唐还要大,要吃下这么大的疆土,没个几代人的谋划是不可能成功的,阳林心中理想的方针是逐步蚕食法,一方面在与南蛮部落交界的地区推动一些小部落的发展,吸引更多更远的部落前来投靠,逐步的招抚,一方面从长江水道下江南,走海路到南疆现有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交趾三郡进行远交,当然,远交的目的是在交趾挑动各方势力内斗,只要那里的人斗起来。大唐这股强悍的外来势力才能左右逢源,只等大唐的内政缓过劲来,能够抽调大军拿下交趾的时候,那时整个南疆就会被大唐包圆了。再怎么吃下去消化掉就是个时间问题。
“能再说的具体点吗?”李二细细的体会了阳林的这一翻长论,认为有些地方太过理想化了,真正的民族战争是残酷的,蛮人未必会因为从汉人这里得到了好的生产技术就臣服汉人,拉一帮,打一帮是汉人争斗中才会用的,蛮人未必懂,至于茶叶,和金银铜矿那是大唐打下南疆之后的战利品,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开发?
“其实儿臣说的再具体也没用。南疆的情况儿臣并不清楚,真要是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得儿臣沿着南疆走过一道再说,陛下不妨沿着儿臣的行走路线调一批官员到地方,这些官员别的事情不用会。只需不仇视蛮人,会耕种就好。在父皇的眼里现在恐怕还将他们看成异族,在儿臣看来大可不必,其实我早已经将他们看成我大唐未来的百姓了,人口,地盘,都将是我们的。何来帮他们一说。”阳林微微一笑打了个响指道。
随着他的响指声音一落,两个文工团的男兵抬了一个巨大的黄纸卷轴上来,不待李二发问,他们就将那黄纸卷轴向聚光灯照射的木质地板上铺开。
“陛下请看这副大唐疆域全图。”阳林率先离座向那幅巨大的图纸走去。
“疆域全图?”李二眼睛一亮,蹭的一下就从案几后面跃到了图纸前面。
“没错,这是儿臣这几日在王家村的时候画出来的。只有那里的新纸作坊才能造出这么大的纸张,这个比例大概是一米比一千里,以长安为中心,山川河流十分详尽,只是儿臣对大唐的地名不是很熟。还需要懂这方面的人前来标注。”阳林一边指向数米长的黄纸地图的中央长安位置,一边解释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