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第(2/3)页

    杨衡道:“你们可知道我险些行刺了林大人?”

    众人吓的好悬没喊出来!贾琮“腾”的站起,问道:“当年要杀我姑父的,莫非不是老圣人?”

    杨衡笑道:“也是也不是。最后倒是老圣人命不要杀他,他方得了一条性命。”他遂替自己斟了一盏茶,饮尽了才慢慢说起来。

    原来太上皇虽瞧林海不顺眼,又因那阵子圣人渐渐不爱听使唤了,起了杀鸡骇猴之心。然他也知道林海乃朝中要臣,有几分犹豫。故此他命甄应嘉与江西总兵徐宏二人看着办。能吓唬便吓唬,吓唬了还不听再动手不迟。然而林海手里在查一桩案子,案子本不大,只是越查越不对。那案子后头正是徐宏。徐宏因心中有鬼、不想亲自动手,便告诉甄应嘉他已震慑过林海、此人迂腐不为所动,命甄应嘉下手除去林海,才有了当年林海遇刺之事。不想让贾环一包核桃酥搅了局。

    徐宏见甄家不顶事,另预备好了有本事的刺客、打算等林海回扬州之后再下死手。偏林黛玉又请太平镖局玩了一出金蝉脱壳,刺客没等到林海不说、甄家在林家收买的人却被查出来了,暴露了老圣人。因圣人服软,老圣人见目的达到,遂命徐甄二人罢手。甄家自然巴不得远离这等大事、徐宏却是烦恼的紧。他有意假公济私弄死林海灭口,老圣人既然下了命,他又不便违抗,只得再想法子。遂干脆等了等,看林海如何行事。

    殊不知林海记性极好,记得当日有人趁谭英睡着之机烧毁的那一大柜子文书大约是些什么。因在京中他们已分析出来,想杀林海的人不肯让他回扬州。那一柜子文书虽都要紧,却不过是些钱财物证,皆到不了图穷匕见的份上。他想了许久想不出头绪,干脆不想了。此后诸事不管,剪花修竹、读书作赋,那个案子也一并撂下了。徐宏见他没查下去也便暂按下杀心。

    又过了大半年,林海偶于街头遇见一熟识的盐商,随口问他儿子可好。那盐商奇道:“小人没有儿子,膝下唯有二女。”林海大惊!当日有个案子的要紧证人就是这家的小公子。遂赶紧同那盐商一道返回他们铺子。经细细查问下来,那个小公子竟只是一位管事冒充的、这会子早已辞了差事走了!因此盐商身后与京中数位贵人有牵扯,许多话绝非管事能知道的,林海当时信以为真。若那管事不是他家少爷,林海当日所查那个案子简直偏到不知何处去了!

    林海素来心骄气傲,哪里受得了这般戏弄!当即着手要办此案。

    徐宏得了信儿急得跳脚,狠狠的说:“就不当留着那老匹夫!”有心派杀手直接灭口,又恐惹太上皇不高兴。因知道林海身边的护卫杨嵩便是豫章杨家的人,便命人去打听他们家还有什么人没有。可巧杨衡因妻子死于绿林仇人的迁怒、心灰意冷金盆洗手,带着儿子回到了老家。一个总兵要对付一个绿林贼子何其容易,徐宏抓走了杨安要杨衡拿林海的人头来换。

    杨衡无奈,只得假意去扬州看杨嵩,侍机行刺林海。

    杨嵩这些年跟着林海什么人没见过,才半日功夫便察觉出他弟弟不对劲来,因逼问他来此究竟所为何事。杨衡被他逼得掩盖不住,只得双膝跪倒,说了实话。

    林海这会子已查出了几分端倪来,如今知道后头的人是徐宏,登时猜出了个大半,不由得破口大骂。

    待他骂完了,杨嵩在旁问道:“敢问大人,咱们能一举铲灭徐总兵吗?”

    林海怔了怔,摇头道:“不能。八成是咱们被他灭口的。”

    杨嵩道:“尽人事而听天命。既然咱们连自保都难,那个案子何不交给旁人去办?”

    林海闻言默然良久,叹道:“旁人也办不了,又不能不管,不管恐有大乱子。”

    杨嵩道:“若大人连有用之躯都保不住,旁的就更没法子了。不如大人密信送去京中请贤王千岁做主可好?”

    林海一想,横竖自己纵与他鱼死网破也难逃出他手,委实不若暂且避开的好。遂休书一封给江西总兵徐宏,说是进来已大略猜到某铁匠铺的案子后头牵扯复杂,不想连徐大人都插手此事,愈发知道大约是哪位贵人了。若早知道是他老人家,林某哪里会管?请看林某自从回扬州以来皆不管公务的。林某如今已老了,只想混完这两年的差事回京养老,那位贵人当年还与林某有大恩。林某不过是朝廷官员罢了,吃朝廷俸禄,再如何也不敢与朝廷为敌。徐大人放心,林某以某科探花之名起誓,这个案子再不查了。乃命杨衡拿此信回去换他儿子。

    徐宏见他误以为后头的正主是太上皇,心下大喜,向幕僚道:“背靠大树好乘凉。林海是个聪明人,却是太多虑了,什么事儿都想到太上皇头上去。”又见他起了誓,便将杨安交回。林海果然不再查此案了。徐宏也使人暗中盯着林海,他的一切文书、连他寄到京中给女儿的信都使人在途中偷偷拆开瞧过,果然不曾有一言与那案子相干,便放下心来。

    杨嵩因知道他们在江南无兵便不安全,且林海再过二年也要回京的,乃命他弟弟带着侄子先行进京。杨衡因不想与权贵牵扯上,一直不曾来见贾琮。不想绕了个大弯子,还是进了荣国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