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等待结果-《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为了让美国政府相信,东方集团收购rca公司的行动是一次单纯的商业行为,李轩第一次把东方集团内部复杂的股权结构,具体完整的展现给外界。

    如果不是李轩自己主动公开,相信凭着他的财务团队通过多家离岸公司,进行复杂的股权置换后,就是让美国f逼来查也不一定能理清。

    之前,美国某些小报曾经发文揣测,东方集团内拥有大量来自于红色中国的政府资本,李轩只是某些见不得光的势力放在台面上的傀儡而已。

    而据李轩的了解,这种言论不止在美国民众中有市场,就连美国的政界也因此对东方集团产生了偏见。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许多美国人对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荣登世界首富,感到有些无法接受。他们不愿不相信,李轩的财富神话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能力。

    而这一次,李轩不但把东方集团的全部资料都向外国投资委员会公开,就连公司这些年的整个发展历程也没遗漏。如果有选择,李轩自然不愿意把整个东方集团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别人面前。

    毕竟自己保留的底牌越多,在对手们眼中的形象越神秘,竞争时才越有可能出其不意的克敌制成。而像现在这样,把自己的所有信息赤-裸裸的公布出来后,虽然外国投资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并不对外公开,东方电子呈交的所有文件也会被列入保密资料处理。但李轩相信竞争对手们只需花费一些手段,完全有能力完整的拿到这些资料。

    关于东方集团的各种资料中不说别的,李轩仅仅是在街机业务上,这四五年来攫取的总利润就超过了50亿美元。如此逆天的数据足够让无数人惊掉下巴。相信那些大公司的高管们在看过这些资料后,应该再也不会小视看似不起眼的游戏产业了。

    这对李轩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现在的举动,游戏行业很可能引来更多的巨鳄加入竞争。为了收购rca公司,他付出的代价似乎有些太大了。

    但他之所以愿意公开东方集团的详细资料,还真不完全是因为收购rca公司的原因。现在的东方电子公司,早已不再是两三年前的那个初出茅庐的新公司。随着李轩连续两年蝉联世界首富,同时也随着集团的总资产迅速膨胀,美国政府不可能继续无视东方公司的影响力。

    而相比于其他准备在美国做生意的外国企业,李轩有着一个天然的劣势,那就是他是一个中国人。别看现在香港依旧在英国的统治之下,但就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不相信大英帝国能继续保留这颗东方明珠。

    其实在港元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发现北-京的立场依旧强硬之后,就已经开始全面让步,他们早就不再提“用治权交换主权”之类的观点。香港回归已经是大势所趋,双方谈判的重点,已经转入到如何完成交接等后续问题之上。

    别看美国这两年对华关系全面改善,现在似乎正在进入蜜月期。但美国人对共-产主义红色政权的防范和警惕从未消失。而香港离内地太近,又即将在97年后被中国政府收回。

    这也导致了李轩和东方集团很可能被殃及池鱼,成为美国政府的防范对象之一。所以他必须提前把东方集团和内地政府进行切割,向美国政府证明自己是一个单纯的商人。否则一旦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东方集团日后的发展肯定是履步维艰。

    其实过去这一两年,一直有美国的资本向李轩伸出橄榄枝。李轩如果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接受美国财团的招安。别看李轩现在贵为全球首富,但在那些大财团面前,就如同一个刚學会走路的婴孩。

    只要允许它们把触手伸进来,李轩就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的不断渗透。也许过个两三年之后,东方集团就不再姓李了。所以李轩一直没有同意其他资本对东方集团的窥视,而选择自主发展这条显然要坎坷许多的道路。

    也正因为做出了这种选择,他需要在美国掌控一家有影响力的传媒公司,来抵挡一些见不得光的盘外招。

    而趁着现在李轩在里根总统身上压下了重注,与对方关系良好的有利条件下,东方集团裸-身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后,里根才有足够的理由,去驳斥那些对东方电子带上了有色眼镜的人。

    外国委员会对东方集团的听证会持续了一天的时间。李轩刚走出会场,四周就被几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围得水泄不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