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计算机园地的转型-《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约翰,你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规划吗?”李轩问道。他把对方从旧金山叫到香港来,除了商讨上市事宜之外,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园地公司经过这两年的疯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老板,我们公司在全美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大中城市,都已经进行了自营‘门’店的全覆盖规划。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回到最初的加盟店建设上来,毕竟在中部和西北部等乡村地区,建设大型直营店的边际效益太低!”约翰.马丁‘胸’有成竹的说道。他来香港前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腹稿,随时准备接受老板的问询。

    美国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区。内陆的中部,和西北部临近加拿大的大片区域,分布着大量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场。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比较低,经济也相对落后。

    而计算机园地公司在被李轩收购后,最初实行的加盟店政策几乎已经完全停滞了。这两年不但没有增加新的加盟店,反而在不停淘汰它们。而这些经济次发达地区,对电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小许多。计算机园地公司自己开店不合算,不如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马丁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觉得公司接下来的‘门’店布局应该主要集中在欧洲。那里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区域。特别是西欧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受教育程度,相比于加州、纽约等地都毫不逊‘色’,属于计算机畅销地区。

    而且欧洲的计算机工业没有美国发达,个人电脑市场才刚刚起步,正是我们进军的最佳时机。一旦本土销售公司开始大量跑马圈地,我们进入就会遭到巨大的阻力!”

    李轩点了点头,他之所以准备让计算机园地公司寻求对外融资,为的也是尽快抢占全球市场。因为东方集团不可能把全部资金,都集中到它身上。其他需要投资的项目还很多。

    “除了‘门’店的扩张之外,我个人认为公司在个人计算机的销售上,也已经遭遇了瓶颈!现在我们在全美的市场份额占到了50%,继续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未必能带来利润的增长,毕竟我们不可能吞下整个市场!

    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在哪里?我觉得是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时候了。美国的零售业现在正处在,由杂货店模式向大卖场转变的关键时候!我们公司完全可以借助之前营销宣传积累的品牌,迅速转型为一家销售各类电子家电的大型连锁卖场!”

    李轩皱了皱眉,他记得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百思买。就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真正进入快车道。而美国另一个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狂飙猛进。创始人沃尔顿更是凭借沃尔玛的迅速扩张,从八五年开始连续蝉联全美首富。八十年代的美国,的确处在商业销售模式的变革期。

    “我需要更多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来支持你的观点!”李轩没有直接表示同意,也没有一口拒绝。转型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还需要更充分的论证。

    约翰.马丁面‘露’喜‘色’。他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计算机园地公司从单一的销售电脑,转型为销售‘门’类齐全的电子产品。那么现有的大部分‘门’店需要扩容,以后新‘门’店的选址要素也要重新设计。这对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实这个多元化销售计划。早在去年就已经在马丁心中开始萌发。他也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可行‘性’研究。现在得到李轩这个大老板的认可后,他可以正大光明的调动公司的力量,开始全面的研究分析。在电子商务时代来临前,这种一站式的购物中心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