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析产分居-《红妆名捕》


    第(2/3)页

    公主是因江氏魂魄相托方来青溪县。

    否则,你想请人,人家也不一定搭理。

    接下来日子,河宗诚、河十七等人有了事做,便是给各家分良田,早前种的继续,多退少补,只里族人们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家里有没娶亲的小子,正忙着给小子说亲成亲,就为了多分一亩二分地。

    乡下人便是个沟沟坎坎,巴掌一溜的土地也惜如性命,何况是一亩二分田地呢。河家庄立时就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竟然有给自家八岁儿子娶新妇的,那新妇更小,方才五岁。

    河德平第一个就不同意了,“这八岁小娃知什么?娶个新妇才五岁?这是童养媳?不成!不成,一人一亩二我没话说,可是为了多分田,让个小娃娶新妇我不同意。”

    于是乎又有了新规定,必须四月初一前进门的新妇,才算是那家的新妇人,否则之后的不占分田名额。

    这一条新规一出,河家庄的人立时就安静下来,规规矩矩地等着分田。

    分田的事落在了河土柱与河十七及几个跑得快,有魄力的男人身上。

    河宗诚则带了几个会识字的后生开始筹划建大祠堂、族学堂的事,设计了图纸——照着河塘村祠堂来的,又请了专人估算了所需的金额。

    最后,又由河宗诚新编族规,是根据河塘村族规改编而来的,特意加了一条,县城河氏这一支,不得休弃、抛弃未曾犯过的糟糠妻子等等。

    三七之时,江若宁又回了河家村拜祭江氏,这次又烧了一马车的纸扎品。

    河宗诚带着新编的《族规》和大祠堂、族学堂的图纸给江若宁看,又有他初拟的银钱数额。

    江若宁翻了一遍,道:“派几个得力的后生随本宫回县城取银子。《族规》定得不错,以后就照着规定办。河老爷父子担不了族长,还得像河太爷这般知书识理,晓律例规矩的人才行。河太爷是族里最有威望,年纪最长的,就由你们父子暂代族长一职。待栓子这辈长大了,若行事得体,再从栓子兄弟几人选一人能担此任的任族长,河太爷以为如何?”

    河宗诚当然乐意当族长,这当族长可有不少的好处,就像各家送的族例孝敬,一亩一成五的出息,加起来可不少,还有各家若有在外挣钱之人,照着规矩也要向族里交出息的。这其中能动的手脚着实太多。

    江若宁道:“本宫只是建议,你们几个族老商议着办,新订一个族长,往后大事由族老们开会决定,小事就由族长做主。河老爷就做个悠闲族老也不错。”

    凤歌公主提建议,这不等同是定了。

    河宗诚乐呵呵在几个孙儿搀扶下回了庄子里,召集几个族老一商议,除了河德平表示不满,其他人都举手赞同,着实是河德平没有威信,家里又闹得鸡飞狗跳,虽是朝廷封赏的孝义公,没一点能让人信服。

    当天,入县城的后生们就领回了五千两银子,其中四千五百两是用来修大祠堂的,另五百两是用来建族学堂的。

    河氏族里的人有了钱,立时就风风火火地开始建大祠堂,人多力量大,又还没到农忙时,各家的男人跑前跑后,那干劲比自家的还要上心,建祠堂是供子孙后代拜祭之地,可不能小窥,谁不想被子孙后代记住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