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庶庶得正》


    第(2/3)页

    郑氏便压低了声音道:“嬷嬷,有一事要托你办。明日去府里领柴米之时。您替我将这个给了秀云。”她一面说着,一面便自袖中拿出一只细长的扁匣子,“这是我早就允了她的,您寻个无人的时候悄悄予了她。”

    范嬷嬷抬眼往四下瞅了瞅,窗屉子关得极紧,门帘也是严严地合着。她便悄应了一声,将盒子塞进了怀里。

    郑氏又低声道:“再要烦嬷嬷传句话儿予秀云,叫她将下剩的东西尽早处置了,莫要叫人寻出把柄来。”

    范嬷嬷便睁了一双三角眼,不解地问:“太太说的是什么?老奴听不懂。”

    郑氏轻笑了一声:“总归她会懂便罢。妈妈只管传话便是。”

    范嬷嬷忙应了声是。郑氏又与她扯了些闲话,便令她退下了。

    范嬷嬷自屋中出来,一径便出了院子,直至行到院外那一小片竹林时,方悄悄取出匣子打开来看。

    只见盒盖开处既非首饰,亦非银票,而是一匣子朱砂并一张纸。

    范嬷嬷拿起纸看了看。

    她跟着郑氏粗略学了几个字,这纸上的字她虽不尽识,勉强还能认出几个来。

    “……年……月……午正……”她费力地默念着,心思转了几转。不由暗忖:这倒似是生辰八字儿似的。她记得当年曾看过郑氏的婚书,那上头写的便是这样的字。

    范嬷嬷怔怔地看着手上的纸,再看了看匣子里的朱砂,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

    元和十八年春。寒食已过、上巳未至。在朝堂之上争执良久的立后一事,终于有了结果。

    前护国公许衡之嫡孙女,现大汉朝贤妃许慧,经由圣上钦定,内阁讨论通过,正式被立为后。

    需要说明的是。就在元和十七年年末之时,今上又一次给许慧提了份位,由昭仪升至四夫人之一的贤妃。彼时朝堂之上便有人质疑,道圣上对许慧如此优容,恐有专宠之嫌。

    圣上对此却是不置可否。反正后宫里除了立后之外,其余位份的升降皆不需朝堂批准。按制理应由皇后下懿旨,只是如今中宫空虚,便由太后娘娘代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