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订单大爆发-《清末枭雄》


    第(2/3)页

    参战的北方军以及南方军,他们的主力部队都是装备了1858年型林德步枪,另外有少数一部分部队使用的是1856年型林德步枪、1853恩菲尔德步枪这两款几乎一摸一样的米尼步枪,炮兵方面,他们也是半斤八两。有少量的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前装线膛炮,另外还有他们原有的大量十二磅、六磅前装滑膛炮。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火炮。

    双方不仅仅武器装备差不多,运用的战术也是传统的线列战术。

    如此也就直接导致了双方在使用后装步枪的情况下。依旧列着整齐而密集的队形,然后行进到大约两三百米进行对射。

    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震惊了所有参展人员的下巴!

    短短四十分钟里,双方参战的两万人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且还是各自崩溃的局面。

    在这场短暂的决战里,双方的炮兵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射几枚炮弹,然而整个战场就彷佛变成了修罗地狱一般。

    此战的双方的参战兵力规模远不如第一次马纳塞斯战役,但是伤亡之惨重是远远不是前者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管是从战术还是从战略上来说,此战对于南北双方都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唯一的胜利者只有一个,那就是1858年型林德步枪。

    如果说之前的中华帝国和英法联军的上海之战只是让1858年型林德步枪名声初扬,引起了英法两国对后装步枪的重视,提前了数年研发后装步枪并对现有的米尼步枪进行改装的话。

    那么第二次马纳塞斯战役就是让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名气攀上了顶峰。

    其影响之深刻,远甚于历史上米尼步枪在美国内战中的影响。

    此战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美国内战南北双方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东部地区的大规模战役,并掀起了一番后装步枪的浪潮,同时无数的士兵们谈后装步枪色变。

    不少美国士兵甚至称1858年型林德步枪为死神镰刀,因为当士兵们用1858年型林德步枪进行密集队形的线列齐射时。对面的敌军就和被镰刀割倒的稻草一样,成排成排的倒下。

    如此也就迫使了美国南北双方的将领们针对后装步枪进行更深入研究,比如说如此更好的发挥这种步枪的密集火力。如何躲避敌军后装步枪的火力等。

    这些对于当代的军事理念都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军事理念什么的倒是没有太大变化。因为中华军早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改革了,新式编制和散兵战术就是专门为了后装步枪而执行的。

    第二次马纳塞斯战役对于帝国的最大影响就是,南北双方的使者们是不约而同的迅速找到了中华帝国,然后挥舞着银行本票要求采购更多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

    如此也就为帝国迎来了1861年度年底的军械出口高峰,美国北方政府在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累计采购了六万支1858年型林德步枪后,一口气下了整整十万支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订单。

    同时正在积极谋求获得1858年型林德的相关技术授权,以便让他么可以自行生产这款步枪。

    当然了,就算是他们现在还没能获得帝国的专利授权。但他们也已经展开了仿制工作,正在进行相关的最后技术攻关,能够获得专利授权最好,如果不能获得授权的话他们就直接仿制,随便换个名字也是一样的,难不成中华帝国还能跑过来告他们侵犯了专利不成。

    南北联邦那边也是类似,向帝国下了第二批订单,该笔订单的数量比北方的订单还要更大,其订购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高达十五万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