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2章 婚事泡汤-《寒门望族》


    第(2/3)页

    “那就算了。”沈侃有些失望,“反正你朋友多,也不差我一个。”

    沈倬笑道:“没错,不过明日我带你去见他们,到时你可以畅所欲言嘛。”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

    沈夫人坐在屋里连连叹气,沈沛凝劝慰了老半天。

    原来沈夫人亲自为儿子张罗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丈夫同僚家的千金小姐,长得十分标致,据说也十分知书达理。

    本来那位同僚认为吴兴沈氏不错,两家堪称门当户对,有些意动,哪知此事被他夫人的一个兄弟知道了,当即派人火速赶来沈家村暗中打听。

    得了消息,这兄弟连夜告知姐姐,第二日便当着姐夫的面说道:“外甥进了国子监,人人称羡。久闻姐夫赞沈家的公子家学渊源,为何至今还不是个秀才呢?”

    夫人冷笑道:“什么家学渊源,不过是你姐夫偏听偏信罢了。前日我问了沈家一媳妇,说你家少爷在老家怎么不去考?人家竟说听说他死不肯去,你看如此嘴脸,可是有长进的?只可惜你外甥女,这样的聪慧漂亮,却配了一个呆子,唉,怕不耽误了她一辈子。”

    同僚一听,惊讶莫名,忙说道:“还未考中秀才?怎么可能,我听说沈家这一辈出了好多秀才啊!官场上谁人不知?”

    “那是其他兄弟,唯独你那未来女婿,连县试的大门还未进过呢,连个童生都不是。”夫人一脸讥笑。

    “竟有此事?他,他沈嘉谟欺人太甚!”同僚大怒。

    如此这门亲事就这么吹了,连带着沈嘉谟还得罪了同僚,为此沈嘉谟又气又愧,险些一怒之下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

    本来按照沈嘉谟的理解,沈侃既然要读书了,那么今年二月的童子试是必然会参加的,毕竟打小念书,期间荒废了几年,底子还在。

    所谓童子试其实就是考秀才,考秀才分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在明代,只有通过县试和府试的学生,一般才有资格称为童生。

    而沈侃犯了个大错误,起初想当然的以为童子试无非就是一帮孩子去城里考几个对子,作一篇作文,有点文化基础,仗着沈家的名头,随随便便就能过了。

    结果一打听,光是县试,就得连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和策论等,并且至少要求四名本村之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有资格参加考试。

    当然还有其它的条件,比如不能是妓户,这对沈侃来说都不是问题。

    以他现在的水平,自然是考不上的,甚至连繁体字都写不明白。又不想碰运气,比如虎躯一震,作一篇惊世骇俗的诗词或文章,然后被主持考试的县太爷惊为天人……

    事实上根本没有可能,也绝不能抱着试试运气的态度,因为等到发榜日,如果到时沈家的沈侃赫然名列最后几名,不但会让联名举荐他的人颜面扫地,他自己也会沦为本地一大笑柄,家族颜面无光不算,对他日后的科举之路也会变得充满坎坷,毕竟名声已经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