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理解有误-《大唐周国公》
第(2/3)页
但是这个《大学》《中庸》是什么东西?这两本书也能给孩子作为启蒙之用?就这本《中庸》,贺兰敏之不客气的说,自己到了现在仍旧是读不懂。后世一代理学大家朱熹花了一辈子精研这几本书,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读的完全通透。现在他们竟然给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读。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完全就是揠苗助长,若不是李弘实在是敏而好学,说不定一代帝王的苗子就硬生生的让他们给毁了。
真是...真是...气的贺兰敏之直想要拍桌子。然而李弘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用手轻轻的指了指桌子上的书:“就是这些书...平日里弘儿很少读过其他的书。”
‘这些还少吗...\'贺兰敏之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但是还是要心平气和的问道:“既然弘儿已经读过这么多圣贤著作了,那这些书中可曾写了为君之道?”
“恩呢,这些书都写了。”
“那弘儿可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贺兰敏之笑着问道。
李弘一本正经,似乎是在向着圣贤致敬一般:“为君者,当秉承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当秉承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当为文景之闲,切不可为始皇之虐。当以民为水,以君为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李弘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有一盏茶的时间,贺兰敏之就在那儿静静的听着。不得不说,他还真是博闻强识。对于这些治国的理念掌握的是极为娴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章句》’
‘文景之仁,始皇之虐出自《史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