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帝国诸事-《大唐周国公》


    第(2/3)页

    按照常理说,唐朝时期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参与日常朝会。但是本任的国子监祭酒,也就是此时的杨祭酒因为年龄已然超过六十,为人正直,深受高宗李治的信任和宠信。而且因为长孙无忌执掌朝政,国子监祭酒又是个十分清贵的职务,所以经过特赦,杨祭酒可以不用按照常规参与每日朝参。但是朔望朝参,和大朝会却是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礼仪性的祭天,祭祖什么事情上,国子监祭酒也担任着比较重要的职务。

    这次,本月十五,杨祭酒就准备开始上朝了。

    四更天,外边正式夜深露重,漆黑无光的时候。仆人轻轻敲响了杨祭酒和夫人的房门。

    “老爷,夫人。已经四更天中了,请老爷起床洗漱收拾,该准备上朝了。”仆人的声音很轻,但是年岁比较大的杨祭酒和夫人本就睡得比较轻,立即就清醒过来了。

    “恩,恩”连连嗯了两声,没说别的。仆人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下去准备已经烧好的热水,通知厨房可以开始准备早餐了。

    夫人起床,收拾好了之后,领着仆人又来叫一遍杨祭酒:“老爷,可以起床了。”

    杨祭酒这才揉着稀松的睡眼起床,在仆人和祭酒夫人的服饰下穿好一件宽松的常服,用早饭。

    所有的都已经收拾好了,最后一件事杨祭酒穿上朝服,带上冠冕,配上鱼袋走出祭酒府。

    这时候,按照往常就可以坐上马车,经过一路的颠簸前往太极宫了,但是今天却与往常不一样了。

    管家带着四个轿夫在门口等候,一看在仆人的搀扶下,杨祭酒出门来了。管家连忙迎上来,接替了仆人自己扶住老爷。看着门外的轿子,杨祭酒仿佛都精神了一些,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管家大吼一声:“请老爷上轿。”

    等到他坐好之后,管家又喊了一声:“起轿”轿夫抬着轿子朝着太极宫走去。

    坐在轿子里边的杨祭酒手中捧着一个暖炉,后边垫着软垫儿,身上盖着狐裘,摇摇晃晃的逐渐进入了梦乡。

    ‘今年的深秋,仿佛也没那么冷了,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