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改变-《总有刁民想攻略朕》


    第(2/3)页

    这实在是太让人嫉妒了。

    这些没离开的牧民都是些小部落的,以前被大部落欺负得都快活不下去了,所以梁人占领东北后,他们没有选择跟随其他人离开,反而冒险留了下来。

    因为这些人的留下,那些离开的鞑子早就把他们视作是死人了。

    谁知道几个月没见,这些日子被他们欺负的小可怜居然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反观他们,被赶出东北后就不得不在更北边儿的地方跟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抢地盘,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于是这些鞑子一看那些牧民过得好,一个个就心动了。

    毕竟就算他们也都是有家人的,而北边那块地方实在是太乱了。就算他们再能打,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呢?

    于是,这些人就开始琢磨起来,想看看怎么才能留在大梁境内。

    可惜,就算他们磨破了嘴皮子,太平也不可能引狼入室。

    不过,太平也不想拒绝的太干脆,把这些人给逼急了,再闹出事情来。

    于是太平一琢磨,就给高子辛写了一封密信,关于如何处置那些鞑子的。

    太平想得已经挺周到了,大意就是在关外划出一片居住区,鞑子可以带着家眷住在那里。

    至于每个部落能分到怎样的居住区,就看部落的贡献如何了。

    高子辛看过之后,又给加了一条上去——鞑子的子孙可以到关内念书。

    因为不断有人移民到东北,高子辛已经命人在东北各地修建学堂。其中一所学堂就靠近商业街没多远,已经快建成了,可供商户以及附近军户的孩子念书。

    手里的银子多了,高子辛也越来越大方,直接颁布诏令,所有军户的孩子都能免费进学堂念书。

    当然,笔墨纸砚、校服、伙食这些还是要给银子的。而且所有学生必须遵守学堂的规矩,若是违规严重,是要开除的!

    这样的诏令一出,那些军户们顿时感动得眼泪哗啦,紧接着,就把自家还在玩泥巴掏鸟窝的熊孩子们给胖揍了一顿,生怕自家的熊孩子们一进了学堂就因为犯错被开除了。

    如果真是那样,那他们日后可怎么见人哟!

    太平给高子辛送密信的时候,东北各处的学堂已经快要开学了。不过高子辛也特意留了个心眼儿,他并没有打算让那些鞑子的子孙跟梁人的孩子一起念书。

    如果鞑子真的愿意让他们的子孙到关内念书,那么他们进的学堂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教授礼义廉耻和简单的算术,像是兵法、医学、科学这类,是绝对不会教的。

    高子辛可没有给自己人培养敌人的兴趣。

    这些限制自然不可能放在明面上说,不过很多有意归顺的鞑子发现还可以送子孙进关内念书后,倒是都同意了。

    于是,东北又有了一所新的学堂。这所学堂跟别的不一样,专门供鞑子的子孙念书。不过,不仅收费是所有学堂里最贵的,要遵守的规矩也多。

    甚至就连在这里教书的先生,都是高子辛特地指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