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阎王”的设想-《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2/3)页

    要知道国内大多数的铁路都被日军截断了,长江沿线的交通有一多半是靠长江来维持的,如果封锁长江作为一种军事手段的话,那么他对中国的限制和危害不比日军小,可以说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

    不过对于积弱的中国海军来说,也只能用这种鸵鸟战法应对强势的日本海军了。其实封江还是很管用的,最起码在眼下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

    要是不封江的话,日本海军强大的第3舰队逆流而上,很快就能打到武汉。但是现在封江了。敌强大的海军舰队便没有作用,只好裹足不前,感到异常恼火。

    日军想要继续前进。一种办法就是派出大批兵力下江“摸雷”,另一种办法就是派出舰艇进行趟雷。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比较费时费力,对于当前的战局影响很大。

    关于封江的事情马铮是知道的,而且知道比在座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清楚。这已经不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封江了,追响起中国海军的第一次封江,即便是马铮这位陆军出身的军官也感到一阵心悸和难言的沉痛。

    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卢沟桥上的枪声,打响了抗日卫国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一枪。战争爆发后数月间,日军节节推进。华北战局岌岌可危。南京国民政府预见到战火不久后必然烧到南方,几乎就在日军开始进攻上海的同一天。在德国顾问团指导下制订的《****战争指导方案》颁发了。

    这个方案明确指示:“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控制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以一部协力于各要塞及陆地部队之作战。”

    然而近代中国每一页落后挨打的历史,几乎都带有海水的苦味,以弱小的中国海军的实力如何能阻挡日本海军进入长江呢?但是即便是弱小,中国海军也绝不退缩!阻绝日军入江的具体战术,在海军高层的决策下此时终于出台了。而方法选取却是一种最为昂贵而又笨拙的沉船封江。

    7月28日,******在南京最高国防会议中决定在日军尚未进攻长江流域之前制敌机先、封断长江航路,截断长江中上游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一带的日军第11战队13艘舰船和大批日侨的归路,作为与日交涉的筹码;并防止日军再度溯江而上。海军代表陈季良提出立刻实施沉船封江行动并获批准,并决议在8月12日执行封江。

    谁料风云突变。担任会议记录的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引诱下水。当晚,他即将绝密情报传递给与之接头的日军谍报人员。

    随后两天,长江中游的日本舰船匆忙下驶。汉口、九江、沙市等地码头,日侨蜂拥而上。这一行动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等到中华民国海军部醒悟日军已经撤退时,截击的最佳时机已经流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