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藏经殿-《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第(2/3)页

    二楼看完之后,肖逸仍然一书未取。吕为道也有心想上三楼,便又带他再上了一层。

    三楼只有三丈见方,空空荡荡,不见一个书架,唯有四周墙壁上挂满了拓片。走近一看,竟全是龙印石壁上的道法。这里已经是藏经殿的顶层,此中道法可谓崇真的最深奥道法。

    吕为道赶紧上前,硬背了几句,以待回去后参悟。待回头再看肖逸,见其飘了两眼,就又转身走开,不禁暗自摇头道:“当真是无知啊!”岂不知肖逸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了。

    所谓万法相通,一法精,万法通。肖逸一看书目,也猜出了一个大概,实无精读的兴趣。再者,多数藏书,都是某某经详解,高深有余却新意不足,也难怪肖逸看不上眼。

    入宝山而空回,肖逸颇有些失望。正没奈何处,忽见西北角上还立着两个小型书柜。因此处背光,书柜又呈灰黑之色,若非走到近处,倒看不真切。

    肖逸走上前去,但见两个书柜并排而立。书柜上方墙壁上,大大地写了一个“禁”字。

    刚看到这一“禁”字,肖逸就立感血脉贲张,双眼生晕。他心中一惊,忙潜运真气,平息血脉,又默念心经,保持头脑清醒,这才成功摆脱出来。

    与此同时,两个书柜之上,亦有一股吸力,搅动着体内真气。肖逸暗暗心惊,忙向后退出一步,这才细细打量起两个书柜来。

    第一个书柜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又分左中右三格,每一格上又各挂一个标签。但见第一格上挂着一个“道”字,格中并无藏书;第二格上挂着一个“儒”字,里面摞着近十本书,最上面一本赫然是《中庸》;第三格上挂着“释”字,也摞着近十本书,第一本名为《金刚经》。

    第二层格子里都只有两三本书,分别挂着“墨”、“杂”、“阴阳”等字。第三层格子又依次挂着“名”、“妖”、“鬼”三字,“名”、“妖”二格各盛放一本,“鬼”字格却空空如也,一本也欠奉。

    肖逸想起林月河、玉临风等人来,心道:“难道这就是九州的九大门派?果然是大道殊途,五花八门,所在多有,道家之法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再看向第二个书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