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货币改革-《汉末战骑狂潮》


    第(2/3)页

    金币的正面花纹,乃是日月星辰,反面花纹,却是本源树的模样。银币正面是四海一统,反面仍然是本源树。铜币正面是农耕蓄养,反面也是本源树。

    而金票,却不是常规的纸质,而是通过模板配方,揉和纸质与皮革,锻造出来的票据。最小的金票面值,是一十,上面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最高是一千。分三种,为铜币金票,银币金票和金币金票。同时还发行特殊的没有数额限制的空白金票,类似于支票,大宗贸易可以签单支票支付。当然,要取得支票,需要资格,没有庞大的资产证明,是没资格使用支票的。

    不论是金银铜币,还是支票,上面的花纹,都是以类似于系统功能建筑中的那种特殊的纹路绘制而出,而且以锻造中心的莫名工艺,完全不存在仿制。

    在李铮下达筹建金行系统之后,便开始针对凉州的经济金融进行摸底统合,以便于计算新币种发行的数额。

    这一点,李铮并不太懂,不过擅于商业操作的周林却稍稍明白,又延请了严氏等大商行精擅于金融的能人,借其助力,终于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到春三月,工商部正式拿出提案,上交到了李铮手中。

    综合李铮领地的总体经济体制、货币交流的数额、不动产等等方面的因素,再考虑到新币种区别于旧币种的价值,最终工商部给出了首次发行货币总值为一亿金币的数额。

    再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明确的数据。

    金币发行的额度,为一千万枚。

    银币发行的额度,为四亿枚。

    铜币发行的额度,为五十亿枚枚。

    至于金票和支票的发行额度,还需的等到三种货币发行之后,再根据市场要求,酌情发行。

    李铮细细的过目了这份提案,最终签名盖章,并开始着手锻造货币。

    一千万枚金币,按照重量,就是一百万斤。一百万斤金子,数目其实不大,也就五百吨。神州草场金子的库存,早就超过了千吨。

    而银和铜,更是极为普遍的金属。

    这些金属,说实话,已经有很大的数量用在了锻造甲装上面。但库存的数量,仍然超过货币发行所需。

    食矿兽的采矿能力,远远超出后世李铮的那个时代。即便那个时代有所谓的高科技和机械,但再高的科技和机械,能将地底一万米的矿藏开采出来吗?不能!

    但食矿兽能!

    所以,李铮的军队,在食矿兽的规模达到现在这种程度时候,才不会缺少甲装使用。

    当然,锻造中心功不可没。

    锻造中心的锻造速度太快了,在系统升阶之后,便是两栋规模更大的锻造中心可以日夜不停的生产,若是开足了马力,十二个时辰之内,可以生产出数万套一阶甲装。

    这种生产能力,简直吊炸天了。

    略过这些,再说货币发行之事。

    四月,新币制得到李铮点头通过,到这时候,各地的金行,也都全都落成了。当然,若是没有蓝翔鸟可以即时下达命令,从上元节到四月,恐怕最偏远的地方,才刚刚得到这个消息。但有蓝翔鸟遍布整个领地,可以将李铮的命令,在瞬间传递到所有县级主官手中,将命令下达。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每个乡级的官方,都能完全接收到李铮的命令。

    所以到现在,所有地区的金行,都已经筹建完备。

    随即,工商部下辖主管金融的部门立刻派遣人员,入主各地金行。当然,人手肯定不够,但各地金行的主事者,一定是工商部派遣的人员,余者可以从当地招募。

    待到人员入驻完毕,六月,新币种开始发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