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等级制度-《汉末战骑狂潮》


    第(2/3)页

    荀攸闻言,不由面露苦笑,拱手道:“遵命。”

    李铮嘿嘿一笑:“能者多劳。”

    荀攸离开之后,李铮面色深沉,却是陷入了思考。

    凉州这个地方,民风彪悍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多民族杂居。因为各个民族之间的信仰、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冲突。

    综合这些方面的因素,就可以想象出,为什么凉州会这么乱。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朝廷势弱,掌控不住。

    凉州早晚是李铮碗里的肉,如果不把这些问题给解决喽,以后难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今日冒出个卢水胡,明日指不定又是什么这样胡那样的胡的,所以尽早做准备,拿出一个预备方案来,等到以后将他们收服之后,直接实施即刻。

    就李铮而言,他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汉人,其他的民族,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其他的民族给灭了,而是主动将之融合!

    李铮回忆后世的历史,在整个数千年的历史中,所谓的民族融合,都是呈现一种被动状态!每每都是汉人虚弱的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在血与泪之中,发生所谓的民族融合。

    这是李铮不愿意看到的。

    主动融合,势在必行。

    就如同草场中一样,没有什么羌人,全都是汉人。

    但那次,只是特例。

    要融合胡人,得一步一步来,同时,还要照顾到汉人的尊严和情绪。

    综合脑子里各种杂乱的思绪,李铮默默的端坐的两个时辰,才渐渐理清头绪。

    分等级!

    是的,分等级。

    将汉籍列入最高等级,以社会福利、税收减免、拥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等等方面,来体现这一高贵。

    次级为归化籍。那些主动臣服李铮,并自愿向汉文明靠拢的异族,可以列入这归化籍。当然,其中自然有许多明文条件,比如在语言、思想、行为等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否则没有资格列入归化籍。

    归化籍也享有各种社会福利,但比高贵的汉籍,却是远远不如。

    最低级的,便是奴籍。

    对外战争中获得战俘、被动臣服的异族,将被列入这一等级。这一级的人只能享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并且还要承担最重的社会义务,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严格的限制!

    当然,这样的等级分化,时间一长,就很容易造成阶级矛盾。

    要缓解这种矛盾,就必须要将阶级之间的鸿沟,搭上一座桥。

    所以李铮决定,不论是奴籍还是归化籍,他们的身份,并不是绝对的。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出身奴籍的人,只要他在语言、文化、行为等方面,符合了要求,就可以到掌管民政的衙门去申请升籍,经过考核过关之后,就可以从奴籍升籍成为归化籍。同样,归化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申请考核,成为真正的汉籍。

    除了这种常规的升籍方式,还有一些特例。比如立下大功,比如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比如在行为道德方面成为楷模,都能够直升汉籍!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缓解可能形成的阶级矛盾,加强汉人的荣誉和尊严,提升民族的凝聚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