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回师-《汉末战骑狂潮》


    第(2/3)页

    越过左谷,就进入北地郡地界,半天之后,就到了富平。

    进入北地郡地界之后,庞德等人眼中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有着与凉州其他地方截然相反的景象!

    现下已近三月,春播临近。一望无际的田垄中,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劳作的人们。他们都在为春播做准备,或是翻地,或是除草。

    一堆堆冬天留下的枯草、麦秆,在田间被点燃,一眼望去,尽是烟柱条条冲天而起。田垄中,沟壑整齐,枯死的作物根部间隔规整,一看就知道,是去年收割完粮食之后,留下的痕迹。

    这么大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川,那得能收多少粮食啊!

    不少降卒,都惊叹连连。

    庞德看着自己正前方的主公李铮,心里不由暗暗佩服。整个凉州,自中平元年起,数年来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了,至少在庞德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尤其这段时间,凉州的民生,基本完全荒废,四野尽是枯草,遍地都是流民。然而,眼前的一幕告诉他,还有一个地方,是人间乐土。

    行走在宽阔的大道上,也许是看到这种祥和的景致,兵卒们不由自主的放低了声响,似乎害怕打破这种宁静和祥和。

    有从路边经过的农人,看到李铮等人,也不害怕,还拱手作揖,脸上的感激,清晰可见。

    一种向往,在降卒们心中升起。一种庆幸,让他们心中安宁。

    从这一刻起,他们,就属于这里。他们将为保护这里的平静祥和,而战斗!

    而五百战马轻骑,则骄傲的挺起胸膛。面对降卒,他们心里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感。尤其是此番出战,一路上见到的一切惨不忍睹,与主公李铮治下形成的鲜明对比,让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李铮骑着青云,缓行缓进,目光一直游弋在田垄之中。

    富平去年因为粮种不够的缘故,并没能种上参麦。但今年,李铮已经有了足够的参麦种子,完全可以将之推广到治下的任何一个角落。

    除了富平和廉县,还有安定郡被李铮占领的这部分土地,也都要在今年全部种上参麦。

    李铮看的很明白,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人,而人,则要靠粮食。所以,粮食才是基础。

    而且参麦因为其高产高能的特性,不但能完美的解决温饱,更能潜移默化的提高治下百姓的身体素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条条水渠贯穿田间,清澈的水流淌无声,一行人缓缓行进,很快就到了富平县。

    富平县如今的主政县令,名叫高瑜,出身庶民,在李伯然的上百弟子中,是极为杰出的一个。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高瑜已经能够很轻松的处理一县的政务。

    李铮抽空进入富平县城观摩了一番,一切都很有秩序。各个方面的规划,也很有条理,城中的清洁卫生等方面,也做的很符合心意。再联系到城外的农事场面,李铮心里给高瑜定了一个不低的评价。

    人才在民间,这并非虚言。

    有的人,如果没有机会,也许一辈子只能默默无闻,做个农夫。但若给他机会,也许就会爆发出璀璨的光。

    大约高瑜就是这样的人吧。

    领着庞德在城中转了一圈,李铮并没打扰高瑜,在庞德啧啧称奇之中,又出了富平,带着兵马,往灵州而去。

    在李铮刚刚离开不久,高瑜就匆匆忙忙的从城里赶了出来,却发现城外已经空无一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