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世中的繁华-《兵甲三国》
第(2/3)页
张郃和刘政两人进入高句丽人辖地之后,便展开扫荡式的攻击。沿途的邑落。尽皆被张郃烧毁,邑落中的高句丽人,除了在抵抗中战死的,余者不愿投降的一律现场斩杀,愿意投降的则收缴武器和马匹,跟在大军的背后,向国内城进发。
一路袭杀而来,杀到盐难水(浑江)的时候。张郃已俘虏高句丽人一万余,牛羊马匹近十万头。一路浩浩荡荡的奔向盐难水西岸。
新任高句丽王拔奇及其弟伊夷模纠集四万大军,隔江阻截张郃,并派人传书表示愿意归顺公孙白,接受公孙白的管辖。
张郃按照公孙白的意思,提出了归顺的要求:其一,所有高句丽人必须穿汉服,学汉语,允许两族通婚,每个邑落由公孙白派驻一名精通汉语和高句丽语的汉人教习,负责教导邑落中的高句丽人;其二,高句丽王除了允许组建一支千人的王宫护卫军,其余军队全部解散,任何军队性质的组织不得存在,不得擅自制造和购买兵器;其三,高句丽国以大汉郡国形式存在,由大汉派出高句丽相,治理高句丽国政务。
这三个要求,无疑是覆没高句丽人的节奏,拔奇自然不愿接受,双方坚持不肯让步,于是战争继续进行。
最后,张郃一边和高句丽人对峙,一边在盐难水上游地界偷偷搭建浮桥,八千精骑连夜渡过盐难水,夜袭高句丽大营。汉军骑兵强弓硬弩,又配备了马镫,而高句丽的骑兵,却是临时拼凑而成,毫无作战经验,故汉骑虽只八千人,却杀得高句丽四万人四散奔逃,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拔奇和伊夷模只率得不到一万人退回国内城。
张郃和刘政乘势渡过盐难水,一路攻袭到国内城,将整座国内城团团包围了起来,却围而不攻,而是继续派人对国内城四周的高句丽人进行扫荡式的攻袭,掠夺人口和财富。
最后,当夫余王在墨云骑的攻袭之下,不得不接受公孙白的条件,率众投降汉军的消息传入国内城的时候,拔奇的弟弟在张郃的挑拨和利诱之下,引兵突袭高句丽王府,杀死兄长拔奇,打开城门投降,同意汉军的一切条件,而伊夷模自然继任为高句丽王。而此时,张郃已俘虏了近五万名高句丽人(包括盐难水之战俘虏的敌军),缴获了三十多万头牲畜。
不过两个月的功夫,公孙白又收获了近五十万头牲畜,七万多的异族俘虏,兵甲币增加六万多达到了二十八万多的兵甲币。
至此,大汉新增两个郡国,一个为夫余国,由原望平令杨路担任国相,一个为高句丽国,由原玄菟郡长史邴原担任国相。
于是,夫余人和高句丽人,逐渐走向了乌桓人的老路,逐渐被汉人同化,半数土地逐渐沦为耕地,成为半耕种半游牧民族。
***************
秋季终于到临,对于辽东半岛半岛之地来说,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季。
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使得数百万亩新开垦的黑土地获得了大丰收,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麦田和白花花的棉地。四野之中,到处听得到百姓的欢歌笑语。
由于这一年的天公作美,加上肥沃的土地,平均亩产麦竟然达到了一百八十多斤,而棉花也平均达到了一百二十多斤,这是在中原膏腴之地都不敢想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