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称帝-《铁血强国》
第(2/3)页
虽然,裕隆皇后和光绪皇帝之间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还势同水火,但这一刻得知光绪皇帝被杀之后,她还是忍不住悲从中来,眼泪更是止不住的往下掉。
裕隆皇后名叫叶赫那拉氏.清芬,小名喜子、喜哥,桂祥的长女,慈禧太后侄女。光绪十三年,叶赫那拉氏19岁,是年适逢光绪选妃,叶赫那拉氏成为后妃的候选人。经过层层筛选。在体和殿上,叶赫那拉氏终于见到了未来的丈夫,她的表弟光绪。光绪当年17岁。比叶赫那拉氏小3岁,长得白净瘦长,书生模样,让叶赫那拉氏顿生爱意。和叶赫那拉氏一起备选的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以及礼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虽然那些姑娘都很美丽,最后光绪还是选中了容貌并不出众的叶赫那拉氏作为皇后,其实这是慈禧的意思。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慈禧太后下懿旨宣布光绪帝选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德馨家的女儿被送出宫,只留下长叙家的两朵姊妹花。大的封为瑾嫔,小的封为珍嫔。光绪十五年正月。清王朝举行了隆重的光绪大婚。但在大婚之夜,光绪对叶赫那拉氏却是异常的冷淡。客气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叶赫那拉氏后来才知道光绪本来就没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德馨家的二女儿,只是畏惧慈禧的威严,光绪才不得不选了她这个表姐。光绪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只能把怨气撒到皇后叶赫那拉氏身上。因此,叶赫那拉氏自大清门抬进皇宫以后,虽备受慈禧宠爱,却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青睐。婆媳之情同夫妻之爱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尽管光绪皇后的桂冠令人羡慕,却无半点乐趣可言。
光绪眼睛里只有珍妃,即使没有珍妃,光绪也懒得搭理皇后,因为他很清楚这位表姐就是老佛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慢慢地,长期受冷落的皇后,内心深处也开始失去平衡……实际上光绪皇后的命运早就由慈禧决定了……她是知道姑母的厉害的,对于慈禧的命令,她只能绝对服从。慈禧太后对亲了政的光绪是一百个不放心,夹在太后与光绪之间的皇后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站在太后一边,对付皇帝,要么尽量讨光绪的喜欢,成为名副其实的夫妻。利益的权衡以及光绪对珍妃的宠爱,最终使皇后匍匐在慈禧的淫威下。她是皇后,就得在珍妃面前摆皇后的谱,以至狐假虎威、撺掇慈禧惩治珍妃。一次,叶赫那拉氏竟在光绪面前数落珍妃的不是,忍无可忍的光绪一气之下打了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又跑到太后那里去告光绪的状,至此,皇后已经完全倒向太后的一边,命中注定她要守一辈子活寡了。
但是现在,光绪皇帝被害死,还是让裕隆皇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想要杀死袁大头等人,为光绪皇帝报仇,但那根本就不可能。整个紫禁城,乃至整个天下,都在袁大头的掌控之中。她只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而已,根本就不可能为光绪皇帝报仇的。甚至,为了苟活于世,也不得不听从袁大头等人的命令。
就这样,裕隆皇后一边流泪,一边顺着徐世昌的意思写下了退位诏书。写完之后,再用北洋政府早已经得到的玉玺盖上了印,这无疑代表着满清王朝的最后终结。
徐世昌拿到了裕隆皇后写的禅位诏书之后,离开了紫禁城。同时下令紫禁城进入戒备之中,绝对不能够让里面的人出去,更不能走漏半点消息。
随后,袁大头等人就开始了密谋。
“宫保,禅位诏书已经拿到了。即便是不能够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但我们已经取得了大义了。只要我们能够击败那些敌人,那么,皇帝的宝座,就没有人能够和你争了。”徐世昌一脸的笑容。
袁大头看过禅位诏书之后,也是连连点头。这份禅位诏书,只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有了这个名义,他就能够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了。当然,这恐怕并不能堵住天下人的质疑。但是,袁大头并不在乎。他手中有着强大的北洋军,除了北方军之外,整个中国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只要能够打败那些敌人,就没有人能够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那我们什么时候对外宣布?”袁大头有些激动。
“大人,我看宜早不宜迟。越是拖下去的话,就对我们越是不利。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一切都做完。其他人就算是想要反对,到时候也已经晚了。”杨士琦建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