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书吏-《文圣武宗》


    第(2/3)页

    妇人眼珠子一转,手里的擀面杖挥舞,“梁哥儿你以后可是有大能耐的人,不像我们家那口子,就知道在外面瞎搞。以后梁哥儿你若是跟我们家那口子一个衙门共事,你能不能帮我帮我看顾一下我们那口子?”

    “六嫂你还真是个醋坛子。”

    钟山在一边嬉笑着说了。

    妇人也不着恼,跟钟山笑骂几句,扭着腰拎了擀面杖,自去归家。

    一直没有开口的里正看妇人进了院门,这才和蔼的对两人说了,“老六家的就是这个样子,连府台大人都知道她是个醋坛子。梁哥儿,你们赶紧去衙门吧,六子这会子该是在衙门口等着你们呢。”

    钟山和黄梁向府衙赶去,路上把老六一家的情形给黄梁讲了一下。

    老六在府衙混了十几年还是个书吏,这却不是因为府衙有文位的人多如牛毛,而是家里的这位醋坛子。燕州城里学堂不多,识字写字的人本就不多,有文位的人就更加少了,如老六这样通过科举考得文位的书吏,府衙惯例是会大用的,不过每次老六换了优差,手里权力增加了一点之后,往来应酬增多,就会惹怒家里的醋坛子。

    前年老六升任商科次主事,燕州城稻花香酒楼上赶着巴结新的次主事,在自家酒楼宴请老六,席间请了几个歌姬,轻歌曼舞中间,老六身上就惹上了一些香味。老六归家之后,被自家醋坛子闻出了袍子上的香味,醋坛子立即倒了个底朝天,家里闹翻了天。

    老六摆平不了自家婆娘,被婆娘闹上了衙门,商科主事、押司,六房主事,府衙主薄,府衙师爷,最后事情竟然闹到了府台大人那里,清官难断家务事,府台大人也说不出谁对谁错,不过这些小事却难不住府衙大人,按照以往惯例,府台大人大笔一挥,老六从次主事变成平头书吏。

    “背后不揭短,钟山你小子不地道啊。”

    府衙门口石狮子旁边抄手站着的老六看到两人过来,嬉皮笑脸的过来跟钟山笑骂了几句,让钟山自去上差,自己带黄梁去见主薄大人。钟山叮嘱了黄梁几句,在老六嫌烦作势欲踢的时候,敏捷的闪身溜掉了。

    “梁哥儿你别听钟山胡扯,我那怎么会是怕老婆,那是敬内,我等有文位的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怕老婆呢。走,哥哥带你先去我们商科歇会儿,等会主薄来了再带你进去。”

    老六勾肩搭背的扯黄梁进了府衙,自侧门拐了个弯,进了六科办事的院子。

    老六说的不错,读书人通过读书或者考试得了文位之后,体内会慢慢滋生出才气,身体素质会变强,慢慢能够媲美练武有成的有些高手。像老六这样成为童生多年的读书人,身体素质就算不强,也不是一个妇人能够欺负的。

    甫一踏进大门,迎面是一堵两人多高的影壁墙,影壁墙后面不远又是一进院落。四合院地上全部铺上了青条石,院落四个角各摆了一个大盆景,东北角种盆景的花盆裂了个大豁口,显出里面黄褐色的泥土。

    迎面跟一个头戴纱冠的年轻人打了个招呼,老六拽着黄梁进了四合院靠东的一间屋子。

    “自己找地坐。”

    老六交代了黄梁一声,就去靠墙的那处桌子上拿了一个黒砂壶,跟房间里的书吏打了个招呼,出门灌热水去了。

    黄梁在墙角的椅子上坐下,仔细打量了这房间,门旁一个大窗户,因为是秋末,窗上还没有糊窗户纸,红色的木窗上雕刻出了一个大大的牡丹花。靠窗是一张办事用的桌子,桌子上摆着几沓文件,两方砚台,两个笔筒,桌子中间的黒木牌上刻着商科两个字,桌子两侧各摆了一把椅子,刚才老六那茶壶的位子正是靠门的位子。

    靠墙角摆放的桌子摆设与老六的桌子差不多,只不过黒木牌上刻着的是兵科两个字罢了,桌子两侧的一把椅子上已经坐了一个中年书吏,另外一张桌子似乎还没有人坐,桌子上的东西也放的乱糟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