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话:年轻的少女啊,在那遥远的过去…-《巫女巫女爱丽丝》


    第(2/3)页

    春去秋来、世易时移,年老的神主逝去、年轻的巫女已老,第一位被收养的女婴顺利成为神明的祭祀,并兼任神主主持着神社的工作,第二位被收养的女婴从先代巫女们和神明处学成医术、并于无知无觉中获得焕奇迹的力量,既为神社巫女又为城市与村庄的人们捧若圣灵。

    “然后乱世重临,”神奈子说,“包括京都在内、附近各大名领地一片混乱,人类几无安宁之所,但神社好歹为一方贵地,遭受的冲击相较此起彼伏的贵族群而言轻之又轻。”

    “虽然是个令人耳目一新、感慨万分的小故事,但和我们谈论的事有何关系?”

    “莫急莫急,咱们慢慢来。”

    慢你个大头鬼啊——大头鬼所形容的事物表面上指的大概是萃香——早苗快要回来了哦!

    乱世,乱世从未远去,在这乱据多数的治乱之环中,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能力来源于组成成分——人类——更新换代的周期之短,变动意味着混乱,混乱制造着悲剧,但神明眼中,悲剧不具感**彩。

    何以如此?源自神明那不具人性意义的“诞生”,故而若排除神明对信仰的本能趋向、神明的人格便处在俯视的角度上对待社会变动,所见所得并非单一悲剧或喜剧,仅仅是作为整体的世界的变动。

    逐渐退出人类历史舞台的神明人格必然以平等之态对待所有人类,若必须分类,人类对神明的人格而言只有两类,信徒、或暂非信徒——即便此等类别也逐渐演变得界限不明——制造悲剧或承受悲剧者于神明而言仅为盘中砂砾,组成或暂未组成世事其部分。故而人类社会周期性的变动所致使的悲剧,逐渐退出人类历史舞台的神明并无立场加以干涉、也无动力驱使神明加以干涉。

    祭祀和巫女却是人类,神明的代言人也罢、获得一方人类崇奉的圣灵也罢,人性的意义始终、且必然贯穿她们一生,若神明因平等而拒绝对人类社会加以干涉,祭祀和巫女便因人性而拯救在变动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

    巫女向神明祈祷,试图以人外的伟力完成对社会变动的终结,使治世重归,神明理所当然地拒绝请求。

    巫女请求祭祀相助,祭祀虽能以自身意志力量协助巫女,却不得违背神明旨意妄动神力,两个年轻的人类女性的力量相对人类群体而言太过渺小,她们无法创造属于人类的完美世界。

    时光浪潮推向前方,无可阻挡,岛国人类村落间征伐不休,亦无人能阻,巫女对身怀奇迹力量却无能为力的自己愈饱含恨意,奇迹无法解决她所拥有的期望其本身的矛盾,奇迹无法终结乱世。

    某日,晨风微醺,巫女至正殿下拜,向神明许下誓愿,欲以灵魂与躯体归入神明那无边广大的意志中,寻求问题的解答——或自我的安慰。

    神明经片刻思考便即允准,祭祀却向神明苦求,延期一日以说服巫女打消那飘渺的誓愿,神明经片刻思考亦允准。

    祭祀邀巫女入屋中,自清晨对坐至晌午,言如此这般,怪责巫女只图自身解脱实为自私之举,巫女有所动。

    方过正午,大队人马踏至山中,门番回报某大名慕巫女之名到访神社。

    “哪个大名?”听到这里我插嘴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