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节 年轻士子-《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3/3)页

    “我是。”

    “多大了?”

    “十七。”

    “会写字吗?”

    “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这张纸给我念出来。”

    新江口征兵处,一个军官在一沓厚厚的纸张中,随即挑出一张来。

    夏完淳张口就念:“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

    “好了好了,在这里写出三字经前十句!”

    夏完淳挥笔很快写完,看到征兵官啧啧赞叹,那字写的太好了,比他这个军中识字的二把刀强了太多了。

    “嗯,好好。果然是读书人。练过武吗?”

    “没有。”

    “会骑马吗?”

    “会。”

    “好了,拿这张条子去报道,以后你就是骑兵了。”

    夏完淳用了两刻钟完成考核,得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他读书写字都是优等,让他去找骑兵教官郭同武报道。

    夏完淳进入军营,分配到了一个宿舍,一张床,一身棉布衣,碗筷等物。

    同室已经有了好几个人,都热切的讨论着军旅生涯。

    发现这些人说话都比较斯文,一打听才知道都是读书人,三两句之后,大家就相互热络起来,尤其是一听说夏完淳是松江夏家的,更是对他态度热切。

    除了夏完淳,一整间营房中,都是一些乡下小地主,城里商人的子弟,豪族没有一个。

    有一个是出于父亲逼迫而来,他家世代乐户,杨潮废除了乐籍,他家感恩戴德,希望给杨大都督当兵打天下。

    有一个是苦于科举无望的小商人子弟,希望通过从军走捷径的,他听说军中科考十分简单,不考经文,只靠实学,他懂得算盘记账,希望能靠一个管钱粮的小官。

    真正励志报国的却没有几个,也没有几个像夏完淳这样,希望通过从军博取功名,从而匡扶正道的人。

    正悻悻然,突然看到又一人走进来,夏完淳不由一愣,叫了出来。

    “克咸兄!”(未完待续。)

    printchaptererror();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