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节 洪承畴的决断-《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3/3)页

    “也就是说,九江和南昌你们没有把握同时守住了?”

    洪承畴苦笑道。

    三顺王回答道:“确实如此。若能合兵一处,有十万人守城,尚可跟杨家军一战,若是分兵只能被人各个击破。”

    杨家军的名号从海州开始叫,依然传遍了大江南北,整个南直隶都这么叫了,三顺王也从江西兵嘴里接受了这个称呼,否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杨潮的军队定位了。

    洪承畴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被杨潮逼到这份上,已经是很难得了。

    此时收到三顺王确实的说法,洪承畴当机立断:“那就合兵。你等带大军立刻与巴山合兵一处,届时十三万大军守城,当能守住!”

    三顺王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巴山的精锐八旗,跟他们的汉军加起来就有三万精锐,加上十万新兵,应该能够应付杨家军的攻击了。

    南京城。

    拿骚已经将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了。

    这段时间,他可没有虚度光阴,除了考察中国人的生活,政府的组织能力外,他更关注的还是商业情况,从市面上的货物,到交易所的大宗交易,还有银行和债券等等事物。

    拿骚很敏锐的把握到忠义伯杨潮正在进行一场改革,革新大明朝的商业情况,而这些是拿骚唯一认为荷兰人胜过中国的地方。

    因此他以他的考察情况对照荷兰的情况,写了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并且犹豫了一下,抄录一份送给了杨潮以供参考,他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传达给杨潮,从而让东印度公司获取商业上的利益。

    拿骚不知道他用法文抄录的报告,让杨潮如获至宝一般,一连读到深夜,读了四五遍,然后才罢休。

    无论如何你都得承认,荷兰人是这个时代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贵金属刺激了这个国家的商业,中央银行、股票交易所和第一个上市公司纷纷出现,在商业上荷兰第一个迈进了现代。

    而杨潮虽然也一些简单的常识,但是到底不是正经专业的,金融行业的详细规则他似懂非懂。

    此前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在摸索,这份来自荷兰人的相当专业的报告,一下子就让杨潮明白了很多东西。

    尤其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还差的很远!(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