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节 打一棒子-《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3)页

    果然审出了几个要迎立朱慈炯的秀才后,皇帝派来的太监就第一个站起来大声斥责谋反了。

    虽然不是每一个书生都说要迎立新君,也有的被打的受不过老实交代的,但是他们说迎立朱慈焕的说法,太监根本就不信。

    在皇权争斗中,往往都是宁可信其有,往往都是要往最坏处考虑的。

    接着审讯,这些书生幕后是二立社,而更后面则是江南的豪族。

    这更让太监坐立不安了,这说明江南豪族是打算支持朱慈炯登基的。

    这说明江南豪族不支持当今天子,这还不是谋反这是什么。

    于是一夜审讯后,再太监的压力下,杨潮就不得不调兵将南京戒严,所有城门封闭,将所有在外面聚集的秀才抓捕,无论是一直没有参与进攻皇宫,只是在夫子庙门口读书的,还是根本受不了辛苦,躲在一个青楼中作乐的,统统抓了起来。

    一万来个秀才,统统谋反,统统杀头?

    这牵扯也太大了,代表皇权的太监倒是希望让杨潮出面,鲁莽的将这些人全都杀了。

    但是杨潮不是傻子,这些都是江南的秀才,都是自己地盘上的精英。

    他们背后站着的都是江南的豪族,让自己杀了秀才,把那些豪族得罪个干净,然后定一个谋反,那么豪族们不想反都不行了。

    至于王雄,身为读书人,身为缙绅阶层,自然是要为这些书生求情的。

    而王雄此时代表的是浙江,准确的说是浙江实力最强的巡抚一派,因此让太监暗暗记在了心中。

    至于郑鸿逵则非常超然,根本不在乎这些太监的死活。

    最后王雄的坚持下,杨潮派快马向朝廷汇报,请示朝廷定夺。

    朱慈焕的动作很快,一来一回不到十天。他派的人就到了,刑部尚书亲自出面,加上礼部尚书,锦衣卫三司会审。

    审判中。杨潮等人虽然插不上话,但是还是可以陪坐旁听的。

    主审的刑部尚书周应期是浙江永嘉县人,是大明正统年状元周旋的第六代孙,这身份一看又是一个豪族,因此心里是倾向于秀才的。因此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礼部尚书黄锦是杨潮的熟人了,隆武登基之后,他被邀请复起又做了礼部尚书,黄锦此人还是比较正直的,审讯中他非常愤怒,怒斥一个个书生胡闹,但不坚持真定一个谋反罪,定了谋反罪可就要杀头的,这是没转圜余地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