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节 三策制杨-《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刘泽清不但顺利回到了南京,进入了朝堂。然后还公然弹劾杨潮。

    也许正是因为他会弹劾杨潮,所以才能回到南京,才能进入朝堂。

    果然他刚刚说完,很多人都纷纷借机弹劾。

    “老臣刘宗周劾诚意伯罪三:其一不服朝命;其二无人臣体;其三心怀不轨!”

    “不服朝命擅自招兵。在泰州、通州多地招纳土寇、乱匪为军;视朝廷督师于无物,独断军机,无人臣体;纳二十余万左逆、伪清降兵,置于新江口京师重地卧榻之侧,不轨之心昭然若揭。”

    刘宗周说的是杨潮擅自扩军一事,说的是刘孔昭到了扬州后。杨潮根本就没有搭理他,说的是杨潮将左良玉和在扬州俘虏的二十余万叛军放在新江口劳作一事。

    “臣请陛下穷治其罪,以正朝纲!”

    刘宗周说完,又有几个兵部给事中出面弹劾,一个比一个严厉,一个比一个狠戾,似乎杨潮要是在跟前,都很不能吃杨潮的肉,喝杨潮的血,似乎杨潮是一个十恶不赦,大奸大恶乱臣贼子一般。

    甚至提出该诛三族,请朝廷立刻派人将杨家上下下狱,请大理寺三司会审。

    小皇帝极力扮演一个明君,三天两头的召朝臣问御,算得上勤政,听了言官的弹劾,他不置可否,反而问起了马士英。

    “马辅,汝意如何?”

    马士英察言观色许久,心中不由叫苦,今天这场奏对,怕是小皇帝使得小心眼,治杨潮的罪那是不可能的,逼反了杨潮,大家都得玩玩,但是敲打敲打杨潮还是要得的,恐怕这也是小皇帝的想法。

    想到这里,马士英奏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忠义伯于大礼不缺,于小节有亏。请陛下下旨斥责,但兵凶战危,伪清妄据神器,忠义伯统兵在前,不可临阵换将。臣请皇上斥责,但治罪之说,似有偏颇了。”

    听到这里,小皇帝不由流露出一丝满意,显然马士英的说法很合他的心意,不得不说马士英这种奸臣,人情通达方面,是刘宗周这种自诩重臣的货色永远也比不了的,马士英能够在福王监国倒台后,依然一步一步爬上首辅之位,绝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

    “王辅,汝意如何?”

    小皇帝又问他的老师王铎。

    王铎忙道:“陛下不可,忠义伯想来做事谨慎,绝无二心。扩军一事,罔顾督师一事,收纳叛军一事,都有情由,切不可一味苛责。臣请陛下下旨问询,且不可一味斥责。”

    王铎觉得这简直就是胡闹,刘宗周向来自诩忠直,还得到一大堆人的恭捧,先帝在时屡屡惹恼先帝,博取了一个直臣之名,可如今依然好名如命,丝毫不顾大体,四镇强则劾四镇,杨潮强则劾杨潮,又遇到这么一个施政经验浅薄的小皇帝,当真会闹出事情来的。

    所以他苦劝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