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节 损失惨重-《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上面光是五万担漕粮,市价就有二十多万两银子了。

    另外还有兵器、大炮、铠甲等物,折算下来不少于五十万两。

    更何况船本身就是高价值的资产,小船倾覆了三百多条,杨潮从盐商杜守昌哪里敲来的三百艘盐船算是全打了水漂。

    物力的损失,让杨潮的机动力大大降低,这些盐船可是跑运输的利器,没有了这些船,杨潮计划的通过运河沟通高邮、宝应,阻敌于扬州以北的计划就有破绽。

    “朝廷的回信怎么说?”

    所以杨潮已经向朝廷发急报,要求拨付三百艘漕船。

    杨潮听说回复来了,就问黄凤府道。

    黄凤府不由摇摇头:“朝廷说没有漕船。”

    “没有?”

    大明朝廷的漕船几千艘,每年光是需要补充替换的破旧漕船就高达四百艘,自己只是要区区三百艘而已,怎么可能没有呢,沿着运河的城市,哪里不滞留着大量的漕船呢。

    “朝廷说可以派水营来。”

    杨潮点点头:“也好,我要的是船,漕船战船都一样。”

    黄凤府有些犹豫:“但是朝廷说派诚意伯来统帅这只水营,大人您也归诚意伯节制。”

    杨潮不由愣了愣:“刘孔昭!他敢来前线?”

    事情就是这样,前几日朝堂上喋喋不休的争论,让小皇帝倒尽了胃口。

    于是当杨潮要求朝廷拨船的时候,朝臣很有默契的不想看到杨潮势力太大,打算在杨潮哪里掺沙子。但是派人去督师的问题,小皇帝这次选择支持勋臣,就像他爹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后的选择一样,信任勋臣,信任太监!

    于是刘孔昭就得到了这个督师的职位。

    黄凤府突然建议:“大人,属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杨潮道:“你说。”

    黄凤府道:“属下以为,大人久离南京。怕朝中有变啊。”

    杨潮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回去。”

    黄凤府点点头。

    杨潮叹道:“多铎大军就在淮安,随时都可能南下,此时我可不能走啊。”

    朝中有人弹劾杨潮,物议很大的情况。杨潮不可能不知道,不然也白在朝中布置那么多眼线了,此事让黄凤府忧心忡忡。

    杨潮手握重兵,但是现在全都在江北,确实让朝臣可以放开了造谣。如果杨潮在朝中,很多事情就没那么复杂了,距离会产生幻想。

    但是杨潮觉得自己现在回去,确实很不合适,但此时也不得不应对,家人都在南京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