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节 风波起-《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这能不着急吗,一听鞑子还会来。杨夫人一听更急了。

    不住地问为什么鞑子打败了,还要来打,往年不都是退了就不回来了吗。

    李良开始解释,这次鞑子入关不是抢掠来的,是来跟大明皇帝争天下的。

    这话又让杨夫人大念阿弥陀佛不止,争天下啊,天哪,哪一次争天下不杀的血流成河,流血漂橹的,儿子竟然卷入这样的危机之中,让她如何心安。

    “佛祖保佑,让我儿子平安归来,善女愿意食素三年!”

    还没问完,杨夫人已经在心里开始许愿了,但是觉得还不保险,已经决定改日就带着公主一起去庙里祈愿,相信公主的面子,佛祖应该更会给的。

    又回到眉楼。

    跟顾湄一向交情颇好的杨文骢也回到了南京打探消息。

    他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杨潮的前途,杨潮保他三年内再升一级,其实杨文骢不打算用三年时间,今年他就打算在进一步,有他姐夫马士英关照,他看重了户部尚书一职。

    但是杨潮如果失势,显然会影响到他,毕竟他是杨潮保荐的左侍郎,坐守市舶司。

    市舶司现在就是给杨潮筹集军费的,要是杨潮倒了,市舶司的命运如何就不知道了,市舶司如果倒了,显然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成是他的功绩,那么他要升迁一步,可就没有坚实的政绩了。

    打探消息不难,见过马士英后,朝堂上的动向就都清楚了。

    所以他又来到眉楼跟故人叙叙旧,话头自然少不了杨潮,少不了杨潮,自然就会联系到杨潮那首诗。

    杨文骢也向顾湄讨过了纸抄看。

    看完之后他突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

    “诗是好诗啊。就是这用词,怕是不够审慎!”

    顾湄并不觉得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但是看到杨文骢慎重的神态,也感觉好戏有问题。

    “这诗哪里有不妥?”

    顾湄问道。

    杨文骢指着上面两个字。

    顾湄一看:“创业?”

    杨文骢点点头:“没错,创业,他杨潮一个武将,创的什么业啊!”

    顾湄心里一激灵,果然如此,她们此前并没有往哪个方向想,因此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创业也被她们理解为武将的功业。

    可是在有心人看来,一个武将要创业,这大有明堂可做啊,乱世、手握重兵、决心创业,这几个词堆积在杨潮身上,绝对不是什么好词。

    顾湄不由皱起眉头:“看来杨公子这是惹上麻烦了啊,怕是言官要弹劾了。”

    弹劾,也仅此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