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节 还债-《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就在这时候,先是瓜州派人送来了一个消息,消息十分模糊,说杨‘潮’反攻扬州。杀光了多铎统帅的军队。

    这个消息传出来也只是让朝堂上热闹了一下,很快就被朝臣否定为谣言,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多铎攻打扬州,可是统领几十万大军,具体数目不详,从三十万到八十万都有,杨‘潮’怎么可能在援兵困守避风的时候,就反攻的,而且既然杨‘潮’有能力反攻,那就不可能被清军攻破扬州。

    否定了这个唯一乐观的消息后,朝臣陷入了更深的悲观中。

    在他们最为悲观的时刻,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真正的好消息,杨‘潮’的捷报。

    当然写捷报的红纸是给百姓看的,给朝廷的则是杨‘潮’亲笔写的奏疏,派快马散发捷报的同时,送进宫去!

    皇帝将被派来给朝廷送捷报的谢飞叫上大殿,亲自在大殿上,在文武百官跟前询问他,询问扬州大战的经过。

    谢飞对答如流眉飞‘色’舞,让带刀护卫皇帝身侧的余继业羡慕不已,虽然他得到皇帝赏识,算是飞黄腾达了,可是作为一个武艺不俗的武将,不能亲身杀敌到底是一件憾事。

    谢飞答的很痛快,也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豪,这就是杨‘潮’给他的奖赏,让他亲自送捷报给皇帝,只是他被拉倒朝堂上当堂对答,是杨‘潮’没想到的。

    不过这也是谢飞应得的,这次作战他立功不小,打开城‘门’、打开总督府角‘门’等,他都应该记一个首功,杨‘潮’也在奏疏中着重强调了谢飞的功绩。

    当听到杨‘潮’活刮胡尚友震慑诸军时,皇帝不由感到一阵森寒,当听到鞑子红衣大炮轰击一日夜,扬州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时,小皇帝也不由得忧心。当听到鞑子用红衣大炮轰击,最终攻进城后,小皇帝感到揪心。听到城内大‘乱’,杨‘潮’选择撤退时,小皇帝也叹息。

    听到史可法大义凛然以保护百姓从容就擒时,小皇帝和文臣都默然。听到杨‘潮’一千多哀兵遇到一万援兵,大家争论要不要反攻之时,皇帝心想的竟然是应该退守。当听到杨‘潮’决意进攻时,小皇帝感觉到一种悲壮。

    对了那时候杨大人还写了一首诗,也让末将带回来了,说是要送给一个姑娘。

    说道这时候,谢飞突然‘插’了一句话。

    众人听得紧张兮兮,突然岔开了一下,顿时感觉到轻松了不少,毕竟谢飞的诉说让他们感觉到身临其境一般。一直揪着一颗心,竟然真的感到了重重压力。

    但这一岔开,突然他们就放松下来,心中暗暗好笑,反正杨‘潮’已经赢了吗,自己那么紧张干什么。

    随即就有文臣用轻松的口气询问,杨‘潮’到底做了什么诗。

    谢飞表示自己没敢拆开看。

    但是此时大家还都有心思听听杨‘潮’这首诗是什么佳作。

    最后是首辅马士英拍板:“小谢将军无须忌讳。既然是送给姑娘的,定然是会传出来的。大可打开一看,忠义伯和那位姑娘都绝对不会怪罪的,就让老夫等先睹为快吧。”

    本想着听一听诗词,然后大家就没有什么紧张情绪了,谁想听到这首诗后,他们不但没有摆脱战场的那股情绪,反而更觉得那种那股肃杀顿时充满了朝堂,气氛再次严酷起来。

    就在这股肃杀中,皇帝和朝臣听完了谢飞的故事。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潮’的反击果然牵动他们的心,可是扬州城被屠城的惨状,更是让他们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怖,作为儒家仁义道德培养出来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实在是很难接受这种灭绝式的杀戮,那种不留活口,不留种子的做法。让他们深深地感到恐惧。

    人不但没了,连后都没了,那文章自然也没了!

    谢飞心满意足的走出了皇宫,小皇帝赏赐了他好多东西,绸缎十匹,银五十两。金牌一面,加锦衣卫指挥使衔,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谢飞还没有成亲,虽然登‘门’说亲的人排着队,但是他眼界高,庸脂俗粉他看不上。

    谢飞本就是富家子弟,不然也没有条件从小练武。练武比学文更费金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