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节 炮击-《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3)页

    杨潮是十二日到的扬州,按照约定,二十二日王璞应该也赶来扬州,可是却见不到援军的影子。

    二十二日夜。

    突然城墙下出现了几个士兵,要求开城门放他们进来,杨潮已经将四门封死,严禁军民出入,杨潮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让城内军民横下一条心死战到底,就好像海州一样。

    杨潮让人将他们吊了上来。

    “你们是什么人?是谁的兵?”

    一共三个士兵,都穿着明军的军服,一上城墙,杨潮就将他们控制住,审问起来。

    “小的是花马刘手下的兵。”

    几个士兵很合作知无不言,很快就交代清楚。

    这几个人都是花马刘的兵,花马刘是刘良佐的外号,杨潮没想到是花马刘竟然投降了。

    杨潮此前根本就没有怀疑,因为花马刘驻防的是凤阳和寿州,根本就不在清军的进军路线上。

    几个士兵交代,花马刘早就跟满清暗中沟通,他弟弟刘良臣早在锦州大战的时候,就投降了满清,刘良臣在暗中撮合,多铎率兵南下后,花马刘就尽起大军到扬州跟多铎汇合。

    这几个士兵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们不想剃发,清军对于投降军队的要求,剃发只是第一步,第二部是将军官的家庭抬旗,将家属送到北京安置。

    花马刘刘良佐带兵到了扬州后,接着按照多铎的命令,让手下士兵剃发,这几个士兵就是不想剃发才偷偷跑来的,但是他们不是唯一不愿意剃发的,他们只是打前站的,据他们说他们的总兵也不想剃发。希望明军能够接纳他们。

    希望约定好时间,给他们开城门,让他们能够进城。

    这个说法非常合理。杨潮知道满清的剃发令几乎逼反了整个江南,有军官不愿意剃发也十分合理。只是杨潮不能答应。

    此时大战在即,开城门让一只陌生的军队入城,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将军能做出来的。

    杨潮不但不答应,而且反其道而为之,告诉这几个兵,要他们继续回满清的军营去。

    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总兵,只要心向大明,就是剃了发。朝廷也不会追究,事后续回头发就行,只是他们需要配合明军,杨潮告诉他们,不要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会有回归大明的时候。

    三个士兵沮丧的被送了下去。

    清军此时在扬州的城北、城西和城南都驻扎了部队,只留下东边没有军队,不纯粹是围三缺一的原则,而是因为扬州东边紧靠大运河,扬州距离长江也不过四十里。因此扬州段运河水面十分宽阔,而由于增筑新城,东城墙距离河岸十分的近。虽然没有贴着河边,但是也不允许满清驻兵,如果将军队驻扎在宽阔的河对岸,却根本就封锁不了河面,又失去了围城的意义,所以满清干脆将城东留了出来。

    满清自从十八日开始出现在扬州城下,几乎每日都有后援到来,目前按照营盘规模计算,几乎有十万到二十万人。一开始杨潮还十分的奇怪,满清莫非以举国之兵打来了。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那几个士兵的到来让杨潮了解到了实情,原来驻扎在城外围城的军队。不只有满清的军队,还有投降的明军,而清军的主力满汉蒙八旗军,不过三万人上下,是多铎的主力。

    扬州城内有十万军队,但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也不过是杨潮手下一千多人,勉强算上高杰余部三万人,数量上也是绝对的劣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