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节 坐困-《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四月十一的时候,他听到清军到了泗水,于是赶去了天长,急调邳州、宿州军队去救,但是又听到泗州投降,立刻下令不用去了,改去扬州回防,但是又改为救援泗州隔河相望的盱眙,一天时间命令变了三次,让军队无所适从。
现在泗州、盱眙甚至天长都失守了,他困守扬州,反而除了坐困之外,手足无措了。
杨潮却在查阅一堆混乱的塘报。
判断出清军在江淮的部队大概兵分两路,一路是多铎统领,从河南西部经过泗州一线直奔扬州而来,一路则是山东由一个固山额真准塔带领的驻兵,沿着运河南下,已经占领了徐州,直逼淮安。
杨潮是四月十二到的扬州。
用了三天时间帮高杰部整肃军纪,杨潮没有试图重组这只部队,也不敢动他们。
高杰部有很重的农民军习性,军官过去就是小头领,他们的手下都是他们的私人武装,谁敢动等于是要他们的命。
杨潮的人一小队一小队的向高杰余部宣布军纪,同时向士兵们和军官们宣扬一定要为高杰报仇,一定要狠狠杀鞑子。
同时挑出他们路上掳掠来的女子,虽然那些小军官依然不满,那些女人都是他们从徐州、泗州南逃的路上抢的。
虽然知道他们不满,但杨潮坚决不能妥协,因为任由这些人留着女人,还能打仗吗?
李本深和李成栋虽然也很不满,但是杨潮告诉他们,谁要留着这些女人,谁就不要进城了。而且保证只是将这些女子暂时带走,等仗打完了,还会还给他们的。
李本深和李成栋都知道,如果不能进城。清军来了之后,就只能当炮灰了。
他们的主将死于清军之手,这些人此时倒是没有想到投降的问题。
三天时间,勉强让高杰部恢复了一些军纪,然后就不得不让他们进城了。
十六日。让他们入城。
十七日,清军就到了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
十八日,清军兵临城下。
但是清军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向史可法劝降。
发现清军的时候,史可法当即传檄四野,要求江淮所有军队都向扬州集结。
同时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扬州总兵刘肇基提议:“大人,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
此时清军在城外只有几千人的先头部队。别说包围了,连扬州四门都阻断不了。
史可法没有同意刘肇基的建议:“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
刘肇基又建议说城西地形偏低,唯一有一个高阜,那是曾经在扬州做官的一个李姓官宦的坟茔,上面树木繁茂,刘肇基担心被鞑子利用,说要烧了那些树,否则留给敌人打造攻城器械对扬州不利。
史可法也没有同意,说那是人家的荫木。砍伐了破坏风水,不忍心。
杨潮倒是不在乎,虽然砍伐四周树木,是兵法上的要诀。但是如果连靠梯子攻城的军队都挡不住,这仗也就没法打了。
杨潮在海州可是跟虏兵的盾车,攻城梯没少打交道,觉得那些东西起不到什么作用。
杨潮更关心的是城防。
扬州城虽然比不上南京城,但也是一座大城。
早在唐代就是江南第一大城,后来经过宋元。地位稍有下降,但依然是一繁华鼎盛的第一等城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