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节 左良玉东下-《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杨潮好生失望,再次开始告病离朝,专心于军务。
这段时间的军情也确实让杨潮感到有些严峻了。
清军到底打败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大顺军确实比明军强了一些,颇打了几个硬仗,而且也偶有小胜。
可是去年年底,决定性的潼关战役打响,潼关是陕西门户,往往谁占领了这里,就意味着占据关中,李自成在这里打败了孙传庭,就占领了陕西,清军这次跟李自成在这里苦战,立时十三天,最终李自成战败,多铎带兵进关,很快就占领了西安。
李自成战略失误太大。
本不该这么快,这么轻易就失败的,可惜其兴也勃,其亡也速。
败在政治。
当年东征,太容易打下山西、河南,让李自成太大意了,让太多的明朝军官留任,没有派任何人盯着,也没有解除那些军官的军权,当然也许是做不到,这些人李自成来了投降,清军来了又投降,导致李自成一路往西,追兵一路追赶,那些投降他的明军起不到任何阻拦作用。
不说山西、河南的明军降兵了,就是李自成老家陕西的降兵也不可靠,多铎大军一进陕西这些人同样投降。
李自成太冒进了,占据陕西后,没有整合内部势力,依然任用明军后,就急不可耐的东进要占领北京,结果北京是被占领了,但是却守不住,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占据再多的地盘也是枉然。
杨潮看到一系列战报后,不胜唏嘘,更坚定了自己立足江南,稳健经营的方针。
反观清军,没占领一地,立刻任命文官经营,同时将那些降兵军官抬旗送入北京,或者将他们的家人送入北京作为人质,并且立刻整顿军纪等等,这份施政效率别说李自成了,就是明廷都比不上。
说回李自成,跟清军潼关大战失败后,李自成放弃了集中兵力包围西安的打算,又决定以以前对付明朝的方式,来个游动作战,放弃了关中,带着元气仍在的大顺军主力,从商洛进入河南西部。然后南下进入襄阳。
李自成开始建立政权稳固经营,就是在襄阳一带开始的,此时襄阳和周边四个府仍然在他任命的官员手里控制,也有他驻扎在这里的几万大军。
可是李自成却没有留在经营时间最久。最为稳固的襄阳地盘,而是将襄阳留守的士兵也一起带走,往东方进发,打算抢夺明廷另一个都城南京,北京守不住。那就占南京。
他面前第一个障碍,就是大明驻守武昌的最大军阀:左良玉!
这一年多以来,李自成北上,张献忠西征,整个江南其实狠狠的恢复了一口气。
左良玉镇守武昌,明廷收复了长江以南的湖北,整个湖南,实力依然占据大半个中国,尤其是人口和经济更是占据了多一半,堪称综合国力完爆李自成和满清之和。但是综合国力这东西从来都是用来唬人的,没有什么卵用。
李自成南下后,有最强综合国力支撑的左良玉大军,却不敢跟他交战。
“左将军,东进吧!那李贼驻兵江北,已经打出要东进南京的旗号,若是让李贼进犯,率先占了南京,将军怕是愧对先帝厚恩啊。”
左良玉本就不想跟李自成决战,偏偏还有人劝他放弃湖广双江而下的。
此人是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已经做了很久的湖广巡按,巡按也算是大员,可是他并不甘心,新皇登基他远在湖广。可是却很想入京做官,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六部,但是郁郁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