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节 市舶司问题-《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杨潮不由对董小宛刮目相看,这女人难怪能将杨家上下的心都收走,光是这份七窍玲珑的心思,就不是其他名妓能比拟的。

    杨潮沉思了片刻,都没有发现董小宛已经转过身来,爱怜的看着他,已经不哭了。

    杨潮坐在他对面,凝视着她:“你放心,说了会娶你,我决不食言!”

    董小宛轻轻摇头:“我本来以为会很伤心,但是你来了,我就不伤心了。”

    杨潮叹道:“你放心,等着我。”

    董小宛再次摇头:“罢了。其实做不做妾都不重要。如果你有心,我做一个外室也好。”

    外室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小三,在外面偷偷养的女人。

    但是杨潮却很坚定:“我杨潮从来守承诺,尤其是没有骗女人的习惯。”

    董小宛突然笑了:“你骗的还少吗?”

    杨潮道:“我何曾骗过。你切安心等我,倭国就别去了。我会给你准备一个意想不到的聘礼!”

    董小宛却坚持:“不,我一定要去!”

    看到董小宛坚定的眼神,杨潮叹息了一声,她知道董小宛的心思,觉得她去日本能够帮到杨潮,所以坚决要去。

    杨潮点点头:“其实去看看也不错,倭国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

    劝慰住了两个女子后,杨潮回到军营,这几天军中出了一点事。

    不是训练的问题,也不是步兵的问题,而是水兵的问题。

    张大桅现在已经是水军副将,手下一百艘大船,三百艘中等船,纵横长江下游遇不到任何敌手。

    可是他最近却屡屡遇到难题。

    是市舶司的难题。

    市舶司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杨潮为了得到市舶司,重开大明海贸,可谓是费尽心机。

    其中最大的让步就是自筹军饷一事。

    此时北方覆灭,朱慈烺新军登基,可是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可谓天下半坏。北方自然不用说了,就说南方。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长江以北的湖北基本上被他占领。而南方整个湖南以及江西两府都被张献忠完全控制,朝廷能控制住的地盘只有一个武昌。之后张献忠突然进入四川,明军才收复了湖南部分州府。

    可是长期的战乱,让湖广显然无法向新朝廷提供粮食军饷,而江南地区因为桑蚕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实已经开始依靠湖广的的粮食来供养了,所谓湖广丰则天下足。

    失去湖广就失去了相当一个粮食来源地。

    幸好杨潮扶持皇太子继位,毫无争议的继承权,让江南大多数地区都上表朝贺。相当于承认了朱慈烺的君权,表面上算是稳定住了江南局势。

    但是光靠江南的饷银,确实是捉襟见肘。

    可是朝臣不能不发俸禄吧,就算朝臣暂时不发俸禄,可是军队总不能不发饷。

    光是江北四镇,朝廷规定每镇额兵三万,每年供应米二十万石、银四十万两,由于湖广的失陷,江南大米价格暴涨,一担米一度涨到了五两银子。好在这几月终于回落,但也稳定在了三两银子,所以一年要供应四镇八十万担大米。价值二百四十万两,饷银一百六十万两,总计四百万两。

    但这只是朝廷给四镇的定额,四镇可没有那么听话,一个个占据了地盘之后,就是疯狂扩军,他们打的理由则是北伐光复中原,其中刘泽清说“奏进取之计,募数十万之兵。储数十万之饷,备马十余万。整顿器械一二年,乃可渡河”。

    打着这种幌子。四镇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同时一个劲的向朝廷摧饷,还以李自成和清军吓唬朝臣,说没有军饷就挡不住李自成南下了,文臣们就只能一个劲的给江北送去银子和大米。

    而朝廷到目前为止征到的税粮总计“东南饷额不满五百万,江北已给三百六十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