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节 继续仁义-《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杨潮点头:“正好太子殿下身边缺一个秉笔太监,我看卢公公就很合适。”

    卢九德忙道:“咱家谢殿下不弃。谢杨大人提携。”

    杨潮道:“还有劳卢公公,尽快让福王殿下过江,太子依仗会即刻启程,十天之内到达瓜州,十五天之内会至龙江关。福王必须过江伴驾。文武百官就在龙江关迎驾即可!”

    卢九德应道:“咱家遵命。”

    之后卢九德又拜见了皇太子,在皇太子脚下痛哭流涕,哭诉了先皇的不幸,恨不能伴随先皇而去,皇太子一番宽慰,才让他放下心来,有杨潮的保证到底不把稳,这才踏踏实实的南下运作去了。

    杨潮这时候也心安了,大势已定了!

    这次行动终于收到了结果,虽然没能救得了崇祯。救得了大明朝,但是先稳定一个南明也没有完全失败。

    维稳是第一位的。

    卢九德很快就回到南京,这老太监确实卖命,他骑着快马,比文臣还勇猛,一路疾驰,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回到南京,传达了太子的态度后,不但让福王放心,那些跟着福王的文臣们也都放心了。

    东林党则感觉大获全胜。福王不会做皇帝了,他们就安心了,不怕福王秋后算账。

    现在他们想的是,怎么才能从皇太子这里获取最大的权力。于是他们一个个纷纷过江,虽然杨潮让文武百官在龙江关侯驾,但是却有一些想走捷径的迫不及待北上。

    其中最为积极的是东林党魁钱谦益。

    五月底,钱谦益在扬州迎驾,拜会过皇太子后,就是私下拜会杨潮。

    办了丰盛的宴席。还带着自己的小妾寇白门作陪,席上让寇白门坐在杨潮身边,让她唱曲助兴,又让她给杨潮斟酒,寇白门坐的稍微远了些,他就瞪眼呵斥,让寇白门就贴着杨潮坐着。

    看得出来寇白门及不乐意,酒足饭饱后,还留杨潮歇息,杨潮借口军务繁忙,钱谦益当即暗示他的小妾可以陪杨潮,搞得杨潮不由恶寒,更不敢接受了。

    钱谦益的人品也就这样,杨潮是知道的,没想到差到这种地步,连自己的女人都可以卖了,简直就超越了底线,幸好自己当初阴差阳错拆散了柳如是和他,不然恐怕他也会让柳如是出来卖笑。

    杨潮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钱谦益为了求官,还真的让柳如是出来陪客,而且陪的还是被柳如是等人极其鄙视的阮大铖。

    钱谦益为人不行,但是文采是极好的,杨潮看过他一些文章,写的极有气势。

    “楼船荡日三江涌,石马嘶风九域阴。”“扫穴金陵还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武库再归三尺剑,孝陵重长万年枝。”“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战鬼哭胡笳。”“沟填羯肉那堪脔,竿挂胡头岂解飞。”“名王俘馘生兵尽,敢道秋高牧马肥。

    所谓诗由心生,能写出如此雄壮诗词的人,谁会相信他会是一个投降成性,毫无气节的汉奸呢?

    但是人是复杂的,汪精卫还写出了“引导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刚烈词句呢。

    也许他写诗时候是真的刚烈之气溢满胸膛,但是遇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又生不起勇气抵挡,或许在接受考验之前,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一个忠臣义士,这是一个读书读到连自己的心都能骗到的虚伪文人。

    杨潮不想对钱谦益的人品做什么评论,他根本不在乎人的个人的品德,政治这东西,好人其实是玩不转的,杨潮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烂好人,可是有时候政治斗争都让他难以忍受,比如在浙江时候,看到豪族和文官争斗,牺牲了几万普通百姓,他就感到十分厌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