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节 大旗的召唤-《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3/3)页
在明朝更是十分普遍。在大观念中,都把当兵作为一种最下等的职业,只有实在日子过不下去的人才会考虑当兵,那么在他们有前后,想退出那就非常自然合理了。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对军官极为不利,尤其是杨潮这种有目的的掌握自己武力,从而得到权力的‘野心家’就更是这样了。
比如造反的张献忠和李自成,比如军阀左良玉和祖大寿那些人,他们也面对这种情况。
左良玉和祖大寿这种军阀,往往习惯抢掠平民。有时候确实是没有补给了,但更多时候则是为了抢掠财物,他们跟在农民军后面。农民军抢一遍,他们再抢一遍。
这些人手下自然也有发财的,左良玉和祖大寿应对的方法,是让士兵尽快将手里的钱花出去,他们允许,甚至是纵容士兵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鼓励他们大吃大喝,大嫖大娼,结果士兵抢来的钱往往很快就变成了享乐。接下来就有继续抢下去的愿望,就能继续给他们当兵了。
杨潮当然不想自己的手下养成这种坏毛病。跟自己当一场兵,杨潮希望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精英。当然这很难,这些文盲级别的士兵想要培养成社会精英,恐怕一千个里头也没有几个,但是杨潮至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因此不会给他们惯那些臭毛病,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了。
盖房子、娶媳妇,是好事情,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可是也让这些人心变得求稳了,就更没人愿意要去拼命了。
所以杨潮一直没有找到好办法,也就一直放任自流,凡是跟他说过想回家的士兵,杨潮就允许他们回去,但是没有答应他们离营,只是给他们暂时放假,让他们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杨潮认为在海州的时候,自己的士兵已经培养出了基本的荣誉感,在接受过那样的荣耀以后,杨潮不认为这些士兵愿意踏踏实实回家种地去,杨潮希望他们心里隐藏的荣誉感能够将他们召唤回来。
所以才让那些士兵好好想想。
没想到还真的有点效果。
当时向杨潮间接表示过不想干的士兵,最初几天超过了一大半,一个月后,就有上百人改变了想法,他们在家里种了几天地,平静了一些日子过后,突然感到不自在,他们手里的钱似乎不足以改变他们的命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甚至有的连媳妇都没娶成,家里等媳妇的大哥都快白头了,当然要先紧着哥哥们来了。
他们手持两百两银子,依然感到贫穷,依然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却挣不到多少钱,这时候军营对他们的吸引越来越强烈。
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感觉平淡的生活,让他们年轻的精神感到消沉,好像活着一点劲头都没有,慢慢的那杆写着‘杨’字的大旗,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他们的睡梦之中。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什么荣誉感,他们只是被这杆将旗召唤而已。
一直到八月,愿意回来的人已经有四百了,但是依然有一百人,铁了心的不愿意回来。
杨潮知道,这些人永远不可能再上战场了,杨潮这才决定重新整顿军营,这一次杨潮要更全面,更完整,也更正规,彻底将军事制度建立起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