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节 业务调整-《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但是金钗楼打破了这种陈规,在交易厅中交易,都是公开透明,明码叫价,价高者得,没人管卖货的是谁,也没人管买货的是谁,谁给的钱多卖谁,谁要的钱少买他的。
这种打破了牙行规矩的交易方式,受到一大群商人的欢迎,同样被牙行恨得牙痒痒的,这等于是砸他们的饭碗,奈何杨潮势大,没人斗得过,只能咬牙切齿,想着暗地里使绊子。
结果就是两败俱伤,金钗楼的交易厅很受欢迎,可是来这里经营的客商,总是受到刁难,甚至面对威胁,一时间金钗楼的交易厅生意也不太顺利,去年大半年时间,加上王潇离开没有人经管,单凭金钗楼里的账房们,一年时间抽取的佣金不过万把两银子。
这让杨潮有些不太满意。
细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后,杨潮到没有直接找那些牙行算账,这种新旧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总有老式的要遭到淘汰,总有人因此受到影响,失去饭碗,这就是所谓的转型的阵痛。
但是虽有波折,先进的事物总是要淘汰落后的食物,阵痛最会过去的。
杨潮对此很清楚,也不想用强力,再说了,在南京用强力,也不是那么好用的,南京城作为一个特殊地位的城市,虽说不是京城,可是很多地方都享有京城的权力,这里的达官贵人不比北京少,而能吃牙行饭的,无不是关系网复杂,人脉多广的家伙,这些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好得罪,更何况要将全部都一网打尽呢。
于是杨潮想到后世的经纪人模式,交易行中可都是有经纪的,不是每一个人随便就能加入,比如纽交所那是会员制的,名额有限,只有一个退出了,另一个才能获得资格,获得了资格,才能在里面操作。
最后杨潮就引入这种模式,先是请了南京最有名的经纪人何明宇,邀请他假如金钗楼的交易厅,给他一个会员资格,然后通过何明宇,江南京城上百最有能力的经纪牙行请到一起,告诉他们有钱一起赚,邀请这些人做金钗楼的交易经纪。
这些人手里都有人脉,都有各种商业关系,如果他们能把他们的关系网带进金钗楼,那自然是合则两利。如果他们不允许,金钗楼的商业网也可以单方面向他们开放,换取的则是他们的不捣乱。还有他们的专业知识。
要知道这些人来操作金钗楼的交易厅,绝对比金钗楼自己那些半吊子账房更有经验。倒买倒卖一直就是他们的营生,可谓是如鱼得水。
至于他们手里死死抓住自己私人的客户,不引入金钗楼中来,杨潮不相信他们可以永远控制住,金钗楼靠的是公开透明,靠的是效率,在这里可以以最优的价格取得资源,对于买方来说。可以付出最低的成本,对于卖方来说,可以取得最大的利润,这种竞争力绝对不是一个两个牙行手里的关系网可以比拟的。
那些牙行其实没有选择,如果他们坚持把持着自己的关系网,那么他们的那些私人客户时间一长肯定不愿意,毕竟跟这些人私人做生意,总是亏,时间一长,他们如果不把关系网介绍道金钗楼来。他们的关系就该自己散掉了。
所以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果然短短一个月时间,金钗楼的交易面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一开始确实有一些牙行保守,但是有了第一个,很快其他人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客户引荐到金钗楼来。
在交易平台和个人中介的竞争中,平台完胜!
金钗楼的事情处理完后,还有新江口的航运业务。
其实基本上都是一回事,现在杨潮的航运业务,都是通过金钗楼来联系生意,金钗楼理顺了,航运也就顺了。
航运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自身的竞争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