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节 反转-《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于是对杨潮的议功就提上了日程,让满朝文武都很为难。
尤其是刚刚战胜的倒周党,这个派系基本上就是东林党。
东林党此时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首辅自然是他们的,以前周党把持的那些官员,也得是他们的。
争完了朝堂上的问题,这才轮到江南,此时就得面对杨潮的问题了。
准确的说是杨潮和史可法的问题,史可法将自己跟杨潮绑在一起,把他漕运总督的前程全部压上。
很显然东林党不可能动杨潮,准确的说不可能动史可法,史可法多少也有东林背景,不但不能动,而且要升一级。
杨潮的军功不就是史可法升级的最大底气吗,于是大家很快议定,升任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跟历史上一样,史可法在满清入寇后,因为坐镇江南保护漕运有功,成功升上了兵部尚书。
但是不同的是,历史上史可法仅仅是保护漕运,相比马士英在凤阳的战功,其实这政绩根本拿不出手,可是马士英是周延儒党的,因此只能是史可法升任兵部尚书,幸好这个时空有杨潮超强的军功作保,史可法调任南京兵部合情合理。
只是对杨潮的处理上,遇到了难题,杨潮这次上交了五千多颗人头,还有一千多俘虏,让崇祯皇帝风风光光的给祖宗献了一会俘,并且好好在北京百姓面前露了一把脸,这些俘虏游街示众,展览了一个月,才被崇祯皇帝下令砍头。
因此崇祯皇帝心里有谱,那是不可能问罪的,只是赏却很难。
以大明军功制度,杨潮是客军,客军的军功还要翻倍,也就是杨潮这次斩杀的人头还得乘个二,就是一万多,升官的话,杨潮可以直接从千总升到总兵去,连署职都可以升到最高级,什么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了,什么大将军印了,恐怕一下子就得将杨潮的官职一下子封到顶。
更不用说还有满洲皇太极要给杨潮封王的恶心人举动。
朝仪一直议了三天,总算聪明的大明官员想出了办法。还是要抓着杨潮放水的举动,就功过相抵了。
那么升官怎么办,杨潮没有功劳。史可法升任兵部尚书就显得无凭无据了,这两人现在可是绑在一块的。
聪明的官员自有办法。
将杨潮杀敌的功劳和放水的罪过抵消。但是他们‘聪明’的意外发现,杨潮俘获的俘虏中,竟然有虏酋阿巴泰的儿子博洛,还有大大小小不少巴雅喇额真,最重要的是,杨潮砍下了入口副帅,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的脑袋。
首级军功跟过失抵消,斩将意外发现。皇帝就心怀仁慈的给杨潮记下了,于是在朝堂上煞有介事的一番热烈讨论后,就通过了这个法子。
其实也真是难为这群人了,因为杨潮立下的这个疯狂的功劳,确实有点‘不赏之功’的感觉,尤其是对现在穷的要当皇宫中的金银器的崇祯皇帝,如果杨潮这些功劳都算上,可又得当东西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