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节 临洪口-《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幸亏杨潮给他们派了人保护,否则是打死都不出去的。
连威胁带恐吓,总算是让这些人从命了!
自从山神发怒又过去了三天,杨潮打造好了三艘小船,可以装一百个人出发,但是虏兵一直都没有什么行动,他们不行动杨潮就得行动了,于是今天终于让人从重新打开的水门出发。
看着小船从水门出去,出现在城外的护城河里,一直往西北走去,最后进入了蔷薇河,期间虏兵大营紧闭,连一个探马都没有出现,杨潮这才放心的回到了城中。
临洪口在海州城北不到十里的地方,这些小船虽然不快,但是一天时间也足够一个来回了,今天晚上这些人就应该能回来了,如果计划成功,大概虏兵又得搬家了,前提是他们依然不打算撤退。
小船离开,海州城依然如同以往那样运转着,只是平静之中正在聚集着大爆发的力量。
如果不能在爆炸之前将虏兵打退,杨潮自认为自己是控制不住的,倒是一场大乱是难免的,一想到自己必须亲手镇压平民,杨潮心里就不由有些阴影。
在城里视察了一些作坊,整座城市的手工业作坊,现在几乎都在为军事服务,爆发出来的能量相当巨大。
反正一件件铁甲不断打造,一根根鸟铳不断的制作,一杆杆长枪,无数的军用物资不断被制造出来,要不是铸造大炮实在是费时费力,杨潮都会毫不犹豫的要海州帮忙铸造大炮了。
反正除了粮食,海州的其他材料还消耗不掉,像铁和木头都很廉价,或者说在粮食被统管之后,其他物资几乎都贬值了,当然就算不贬值,海州典史宋濂一句征用,就敢强行取走,杨潮有时候发现,这些文官对待百姓财产的态度,跟武将也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有必要有借口,绝不犹豫的拿走。
不过杨潮确实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现在已经收到了一千只鸟铳,数量还在继续增加,现在每天至少都能增加三十杆左右,长枪已经积存了一万只,装备完民壮,依然有六千的存量,铁甲有三千领,杨潮却没有给民壮装备,全都放在自己的仓库中,毫无疑问一旦离开海州,这些都是杨潮的私货。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宋濂似乎忘记这一切,任由杨潮从海州不断的攫取各种军事物资。
也许他默认了将这些当做杨潮的军费了。
临洪口一片泽国,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一座座沙洲如同点缀在镜子上的珍珠。
一条蜿蜒的链子,将这一粒粒珍珠串联起来。
跟项链不同的是,这条链子是用石头做的,这是一条纵横复杂的堤坝。
从两岸延伸,通过河口的沙洲,将河口跟十几里外的大海彻底隔开,不得不说光靠这海堤,就能感受到当初建造他的王朝的熊熊野心。
听说这海堤宋代就开始建造,元代宁可不修城墙,始终都在维护海堤,目的不过是保护产盐的淮北海岸地区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