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节 图尔格的绝境-《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假降也无所谓,反正图尔格也不是真想要杀多少人,甚至海州城打不打都无所谓,他只是要摆出一个解救博洛的姿态给阿巴泰看看而已。
但是杨潮竟然在晚上炮击了图尔格的大营,就让图尔格骑虎难下了,因为怎么看都是一种羞辱,其他军官会说图尔格诱降别人,被人骗了不说,还被人用炮打的只能狼狈迁移了大营,刺死如果图尔格只是做做样子给阿巴泰看,阿巴泰能不能落皇太极的人情且不说,图尔格自己就成笑柄了。
图尔格是皇太极安插在镶白旗的心腹不假,可是他本人在镶白旗的日子绝对不好过,用如履薄冰来形容绝对不夸张,前几年犯了点小错,他就曾被皇太极罢免过,虽然后来又借机给他复职了,但也让图尔格做事更加小心。
这次杨潮欺骗,并且羞辱性的炮击图尔格的大营,逼迫图尔格将朐山大营从山脚迁移到山腰上,如果图尔格不动真格的,背着这个耻辱回去,恐怕镶白旗里的王公贝勒旗主就该给皇太极试压,他这个固山额真就做到头了,上一次还能重新复职,这次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毕竟图尔格年纪已经不小了,经不起这三番四次的起起落落。
图尔格比阿巴泰地位低,又没有私人利益牵扯。所以更能够承受污点,图尔格可以承受一点点小小的挫折。比如吃个败仗之类的污点,一两次小失败无伤大雅,可是这种被人欺骗,还用大炮炮击逼迫他迁移营址,这就不是小小的污点了,这是奇耻大辱。
因此当杨潮开炮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图尔格这次海州之战。不能浅尝辄止,必须取得一个结果。
那就是,必须将海州攻破,并且将海州清洗一空,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这样才不会影响图尔格的政治前途,镶白旗的那些贝勒王爷们,早就巴不得将图尔格这个钉子拔掉,如果被他们抓到机会,就是皇太极也不得不出于政治考量。再次牺牲他图尔格了。
所以从杨潮偷入海州城,还炮击了朐山大营后,图尔格就已经是在为他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战了。而不是前面打着捞取阿巴泰感激的投机,所以海州不攻下,绝对不能走!
可是接下来的攻击,一次又一次的超出了图尔格的预料,他想过海州城不好打,但是却没想到那么不好打。
仅仅的填堵护城河就损失了数百人,哪怕都是包衣,可是也让那些主子心疼,不得不向他们保证会给他们补充更多的包衣才压下了情绪。
而正式攻城的第一天。结果就损失数百人,这可就都是战士了。
不过此时图尔格也只是微微吃惊而已。这样的恶仗也不是没打过,辽东也有这样的钉子户。比如当年遇到的赵率教等人。
可是这些年打过来,明朝军民是越来越弱,尤其是到了关内,遇到的明军简直不堪一击,就算是坚城也不是无坚不摧,要不是怕伤亡,图尔格不认为有那一座明朝城池能够阻挡他们的兵锋,比如这次轻松拿下的泗水,几乎就是爬上城墙就赢了,城内的人不是弃城逃跑就是跪地求饶。
可是海州竟然一直无法蹬上城墙。
但是图尔格依然认定,只要自己人爬上城墙,明军肯定崩溃,因此他不顾伤亡的猛攻,可是依然没有攻上城墙,反而扔下了近千的尸体。
直到这时候图尔格才觉得为难起来,甚至不惜拉拢首鼠两端的蒙古人,借助了蒙古三千兵力继续猛攻城墙,同时调集巴雅喇护兵,偷袭了西城墙,这次终于成功的蹬上了城墙。
此时图尔格已经完全不敢大意了,因此对于这次偷袭他准备的非常充分,甚至一度相当保守,要求精兵蹬城之后不要冒险,先建筑起坚固的木墙,形成一个稳固的落脚点,接着让他带来的所有巴雅喇兵合兵一处,全部聚集到那个落脚点,然后在发起进攻。
图尔格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非常稳妥了,也使用了手头的最强力量,可没想到手里带来的巴雅喇将近一千精兵的强悍力量,竟然被打败了!
而且败的极惨,几乎是被人全歼了,那可是在已经获得了稳固的落脚点,并且集合了一千多巴雅喇精锐,还从容的组成稳固阵势的情况下,竟然都被全歼了,除了不足一百尚未蹬城的,其他全部战死。
此战之后,图尔格就完全无计可施了,而且处在一种绝望之中。
很显然,损兵折将数千人不说,而且没有任何收获,如果就这样回去,他的前途就彻底完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