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节 虏兵搬家-《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3)页

    已经十天了,大雨下个不停。

    哪怕是白天,天也显得很低,压得人心情很沉重。

    更让人沉重的是,虏兵依然没有撤退。

    虏兵的耐心超出了杨潮的估计。

    杨潮本以为虏兵不需要多久就会自己撤走了。

    因为虏兵原来肯定不可能拥有太多的补给,他们不像明军,本土作战总是能找到支持,当然这种支持可能也不会多。

    但是虏兵这种跨越几千里的异乡劫掠作战,肯定不会得到任何支持,能抢到就有吃的,抢不到就只能挨饿。

    杨潮知道虏兵是从山东千里奔袭来就博洛,也一直没有发现虏兵有携带辎重的迹象,因为他们没有车辆,全部都是战马,战马就算能够驼一些物资,也十分有限。

    按理说这种作战,能支撑十天,就已经是极限了,可是虏兵硬是困了杨潮半个多月。

    而且自从杨潮炸掉了虏兵的护城河通道之后,虏兵就再也没有发动过攻击,既没有试图重新填堵护城河,连骚扰都没有进行过。

    倒是不时有虏兵出动,小股小股出动,一人双马甚至三马,有时候早上出发晚上才回来。

    经过详细的探查,杨潮知道这些虏兵都是出去劫掠了,每次回来马上都会驮着东西,不用说这是去抢为生的物资去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十天。

    而这十天一直都在下雨。

    前三天下小雨,第四天开始,雨不但没有停,反而变得大了。

    一开始杨潮以为虏兵不攻城,是因为下雨了,下雨天气就潮。天气潮湿,则弓松软,不能作战。强行开弓的话,弄不好会拉断弓弦、弓臂。所以虏兵停止了攻城。

    但是发现虏兵连骚扰都没有,就是死死围城,然后不断的出去劫掠,杨潮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虏兵这是想把自己围死。

    不由想起去年看到的塘报,祖大寿在锦州被生生围了大半年,最后要靠着吃人坚持下去。

    杨潮可不想这样,真的断粮了。他宁可带兵出去跟虏兵决战。

    杨潮想过很多海州之战的结果,却从没想过会是这种情况。

    没想到会变成虏兵长期围城,在大明境内,长期包围一座大明城池。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虏兵能够包围锦州,杨潮一点都不意外,锦州在关外,位于敌我交界处,虏兵拥有骑兵可以说占据了地利,可是海州在大明境内。而且是大明复地,已经位于江淮地区了,可虏兵竟然能够对海州实施包围。

    这在军事史上都是一种奇迹。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虏兵够强,持久作战的经验丰富,对生存需求极低,能够通过劫掠保持战斗力,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明军给了虏兵纵横驰骋如无人之地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