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节 闹剧-《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宋濂道:“海州富庶,盐商众多,这些钱还是凑的出来的,不值一提。”
杨潮心中对宋濂这两天稍微建立起来的一点好感降低了一些,因为宋濂的口气很显然是打算拿城里的盐商开刀了,勒索也好,抄家也好,肯定要用非法的手段了,目的则是为了救那个弃城逃走的知州。
在宋濂眼里。知州跟他才是一路人,至于杨潮和那些盐商。不过是下等人罢了。
杨潮冷笑:“宋大人,阵前议和。你觉得国法能容吗,皇上能容吗。”
国法和皇帝在这些文人心中还是很重要的。
宋濂愣了愣,最后依然坚持道:“就当是为了海州十万百姓,这个干系我担了!”
宋濂给自己找了一条理由,为了百姓,嗯,这个分量理论上比皇帝更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吗。
可是只有找理由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孟子这句话,平时他们眼里,恐怕只有皇帝,因为皇帝能赐予他们权力。
只是讽刺的是,宋濂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最后却要搜刮百姓的财富交给敌人。
也不是宋濂一个人如此,整个大明文官集团都是如此,这已经是制度化、理论化的虚伪了。
两人说话间,虏兵又砍了一个人的脑袋,宋濂顿时心痛。
对杨潮已经不耐烦了:“你到底放人不放?”
杨潮却继续询问:“如果我放人了,虏兵不肯退走怎么办?”
宋濂哼道:“到时自有本官负责!”
杨潮道:“怕你付不起这个责。”
宋濂突然怒指杨潮,他没想到杨潮这么不给他面子,虽然杨潮一直不像海州卫所武官那样对他们毕恭毕敬,但是也没有如此出言不逊过。
但是宋濂却还真的拿杨潮没办法,收回手指,咬牙道:“你到底怎样才肯放人?”
杨潮心里也郁闷,知道这时候跟宋濂不和,对守城没有好处。
于是煞有介事的说理由道:“虏兵真能退兵,宋大人真肯负责的话,放人我是无所谓的。但是鞑虏狡诈不可轻信!我得看到鞑虏先退兵才会放人。”
宋濂哼了一声:“这怎么可能?”
杨潮道:“没让他们全部退走啊,只是先撤围而已,以示诚信!”
宋濂沉思了片刻,恨恨道:“既然杨大人需要诚信,那好我会让虏兵给你诚信的。”
说完,他突然对刚才那个书生道:“继文兄,劳烦你回去一趟,告诉鞑虏让他们撤兵。”
书生顿时脸色一变:“宋大人万万不可啊,我们不先放人,鞑虏是不会撤兵的。”
宋濂道:“继文兄放心,你回去告诉鞑虏,我们可以先给他们十万两银子,然后他们在撤兵。”
书生道:“我们可以喊话啊,给他们十万两银子,他们肯定愿意先撤兵的,我不用回去的。”
宋濂道:“你得回去哪里,我们得先展示诚信,否则虏兵不会信的。”
书生脸色已经煞白苦求道:“我不能回去,他们会杀了我的,他们会杀了我的。”
书生好不容易脱险,好像一个快死的人,突然生还了,但是又一次让他死,他会比第一次更恐惧。
宋濂冷冷道:“必须回去,否则虏兵不会信的,你回去才能保住高大人。”
说完不等书生的反应,立刻命令道:“来人,送他下去!”
书生立刻就跪下了,抱着宋濂的腿:“求求宋大人了,我不能回去啊。宋大人,你忘了我前些天还送了你一张董其昌的画,还有年前那一千两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