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节 协作的城市-《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杨潮摇了摇头:“不需要了。”
心理关过了,杨潮感觉自己也没有必要在转悠了。
他出来之前,还告诉赵康。要时刻掌握士兵的心理动态,告诉他军队是一个复杂的团体。如果一个掌握不好,可能昨天还优势明显。今天就会崩溃。
杨潮一直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手下解释,目的是培养这些军官,提高军官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可是这次杨潮真的觉得没必要了,觉得是自己小题大做了。
士兵也是人,有血有肉,有头脑,有思想,他们自己会思考问题,自己会判断是非,远不是杨潮所想的那么盲从,之所以杨潮一直对士兵的心理这么敏感,其实是他自己太敏感了,是他想的太多。
战争,对士兵是一种考验,对军官何尝不是一种考验。
杨潮经受住了考验,顿时觉得,自己的思考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任他们,而不要怀疑他们。
杨潮相信自己训练了那么久的士兵,是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垮的,哪怕他们再多的怨言,再多的恐惧,明日他们依然会站在城墙上跟虏兵厮杀,他们的纪律是没有那么容易被击溃的。
这一夜,杨潮睡的格外安稳,一觉到天亮,连个梦都没有做。
第二天,杨潮甚至没有蹬城,他完全放心自己的军官会找到最佳的战术应对虏兵,士兵也完全会服从军官的指挥与虏兵周旋战斗。
所以杨潮在不在城上,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战斗,王璞、李五六这些军官的指挥水平,比起杨潮,完全没有一点差距。
就好像昨天的战斗,是杨潮安排人潜伏在垛口将蹬城的虏兵一个个斩杀,但是最先想到这个方法的是王璞,杨潮只不过是将规模扩大,王璞只能够在一个垛口处埋伏三个人,而杨潮直接让埋伏了十个人。
所以城墙上缺少的不是一个杨潮,而是一个可以统管的军官罢了。
换一个人在哪里,未必比杨潮做得好,但是至少也不会差。
所以今天杨潮干脆不去城上,下了个命令,让李五六指挥,统管城头上三百多精兵,还有李瑞的上千民壮。
而杨潮自己则在城中开始想办法,虽然已经接受了战争会死人,必要的伤亡无法避免的概念,但是能够少死人,还是非常必要的。
杨潮必须想办法将护城河重新疏通,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所以打算试一试。
杨潮到的地方,是一个作坊。
这是一个制作烟花爆竹的作坊,但是作坊的主人却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匠户,现在被征用了,在官府的命令下帮官府制作火药。
杨潮就是来找他看火药的。
作坊的主人是匠户,所以他制作的火药,不是寻常的爆竹用的火药,而是军用颗粒火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