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节 第二次攻防 3-《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3)页

    宋濂这段时间可忙坏了,忙道甚至无暇去想城防的事情。

    当然他也不太愿意去想,就一个劲的埋头苦干,因为他实在是对海州的未来感到悲观。

    傻子都不相信,四五千的民壮,加上几百精兵就能跟上万的虏兵精锐抗衡。

    也幸好有很多的事情让宋濂去做,否则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天他该如何过了。

    宋濂负责的是民事,要做的不过是给城上的军兵做后勤,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粮食问题。

    必须保证城上的粮食供应,哪怕城里的老弱少吃一些,也无所谓。

    因此一开始,每家每户的口粮定的都很低,城中男丁青壮一人一天定量一斤大米,老弱只有半斤而已。

    在没有副食供应的情况下,这些口粮是无法满足温饱的,人吃不饱饭就会想各种办法,钻各种空子。

    这段时间宋濂就一直在跟这种空子作战。

    按照宋濂定下来的规矩,每家每户每三天定量去买一次粮,购买的数量是根据各家的人口情况来定的。

    可是这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有虚报人数的,有违例多次购买的。

    第一天宋濂就发现,一天到晚粮铺的门口,都拥挤着来买粮的顾客,海州作为一个富庶的城市,粮店是很多的,平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哪怕现在定下每家一次只能购买三天口粮,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顾客盈门啊,宋濂很快就发现,有的百姓买过一次之后,扔下粮食,转身就再次来挤着卖粮。

    这种情况差点让宋濂想要封了粮店。然后挨家挨户发放粮食,每家该多少就多少。

    结果杨潮阻止了他,这么做确实能够做到让大家按照数量购买。可是要付出的工作量太大了,海州十万人。三万户,根本就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手挨家挨户去发粮。

    杨潮给宋濂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发放凭证,挨家挨户调查,每家发一个牌子,牌子上记录人口情况,各家按照牌子没三天去购买一次,粮店负责登记。防止多次购买的情况发生。

    这倒是解决了问题,可是官府发下去的木牌子,很快就出现了仿制的假牌子,这让宋濂暴跳如雷,已经展开了全城的搜捕假凭证行动,可惜收效甚微。

    工作一团乱麻的时候,杨潮又来找他。

    宋濂是非常不想见到杨潮的,不提他本来对杨潮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关键是杨潮来找他肯定有事,他真的很不想听到意外的情况。

    不过这次让宋濂意外的是。杨潮说的事情太简单了。

    “要盐?”

    盐在海州还算是个事吗,这里常年都有一大批盐商的铺子和仓库,存储的盐没有万担也有几千担。吃是吃不完的。

    “没错,麻烦宋典史给城上准备一百担盐,我马上就要!”

    杨潮很确定的说道。

    这小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宋濂立刻叫过一个衙役:“去找康麻子要一百担盐!”

    康麻子是一家盐铺的掌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