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节 壮士盗马-《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杨潮告诉姜阳,他是海州的百户。不归自己节制,随时都可以走。

    夜里黄凤府不解的来求见杨潮。

    “你不觉得我是犯傻吗?”

    面对一副请教口气的黄凤府。杨潮笑着反问道。

    自己将海州知州的家丁打出去,显然得罪了海州知州,其他人都以为杨潮是一时气愤,但是黄凤府却不这样认为。

    黄凤府道:“大人所作所为必有计较,只是小人猜不透。”

    杨潮笑道:“我们都要走了。虏兵杀的差不多了,相信剩下的虏兵也不会对海州城造成威胁。这时候该回去复命了,留在海州的话,以海州知州这段时间给我的印象,恐怕就算本官拼命迎合他,也未必能够得到什么善待。反倒不如趁机离开,回淮安重归史可法麾下,可比在这里受气强啊。”

    黄凤府点头道:“可是大人也大可不必得罪海州知州啊。”

    杨潮笑道:“不得罪他我怎么走?这次出兵,军中没有监军,到了海州我就应该受海州知州辖制,他不同意,我走了就是私自调兵,他万一告我一个临阵怯战,那这段时间咱们立下的功劳可就瞎了。反不如跟他撕破脸,到时候大可以被说成是负气而走,反正我们都是莽夫吗,相信朝廷是能理解的。”

    杨潮要的不过是一个离开海州的理由而已,至于会不会得罪海州知州这样一个文官,杨潮根本就不在意。至于他走后,虏兵还会不会再来进犯,杨潮倒不是太担心,因为就被自己杀剩下那几十个虏兵,就是有胆子也没能力,至于虏兵会不会派援兵,杨潮更不相信。

    其实原本的历史上,海州也就是虏兵兵锋的底线,海州城也没有受到什么攻击,只出现了零星抢掠的小部队罢了,虽然不知道这个历史,杨潮凭借自己的经验也判断出,山东才是虏兵的主要目的,海州他们并不感兴趣,兵锋也难以抵达这里。

    黄凤府还是担心道:“若是海州知州依然弹劾大人呢?”

    杨潮笑道:“那就让他弹劾吧。”

    黄凤府依然一副忧心忡忡。

    杨潮知道这是文人的弱点,总是患得患失,但是有些事情总是有得有失,不能两全的。

    杨潮根本不怕海州知州弹劾自己,自己手里有一百多颗人头,那就是铁打的军功,哪怕提前跑了,只要海州城没有因此被虏兵攻破,杨潮救援海州的功劳就有数。

    更重要的是,杨潮根本不想待在海州,他更愿意跟史可法工事,他相信面对军功问题的时候,史可法更能够秉公处理,而且杨潮隐隐有一种期待,自己带着跟海州知州的冲突回到淮安,不知道史可法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毕竟于情于礼杨潮都站在对的一方。

    海州发现东虏进犯,是杨潮主动请缨来救援的,并且在海州城下众目睽睽之中,斩杀了上百人,而海州知州却始终没有放杨潮入城,逼迫杨潮跟虏兵野战,而史可法还给他写了信,希望他放杨潮入城,显然这一切都证明,杨潮在海州城下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就看史可法是念情理,还是徇私法。

    因此这次跟海州知州闹翻,也是杨潮的一次试探,看看史可法这样的名留青史的人物会不会保留做人的底线。

    如果史可法昧着良心,官官相护,站在海州知州一边,那么杨潮以后就再也不会相信文官集团,会将这个集团视为一个已经堕落到底的*集团,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刚刚彻底打败了虏兵后,本来以为没事了,夜里只安排了少量士兵值夜,没想到竟然出事了。

    夜里一匹马突然从矮墙后面一层层递增的盐袋上踩踏了上去,接着跳下了盐袋,一个人骑着战马飞奔向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