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节 成功九成-《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南京城几乎笼罩在一片壮烈肃穆之中,让看热闹的人群都受到感染,无不动容。

    整个南京官场无不动容。

    南京书生静坐孔庙背诵圣贤之书的举动传到了其他地方。

    其他地方的书生也颇为触动,并且纷纷效仿。

    从临近的苏州府、松江府,传播到南边的杭州府,北面的扬州府,沿着运河往北往南扩散。

    一时间书生孔庙背书。竟然愈演愈烈,成为一种谁都控制不住,也不敢控制,不能控制的运动。

    毕竟书生没有闹事,当地官府不会弹压,也不敢弹压。

    书生孔庙背书不出一个月,就已经扩展到了北京城,皇帝就是装不知道都不行了,大势已成。

    与此同时张国维、凌义渠等高官,悄悄宴请四公子。

    宴上感慨莫名。对书生孔庙背书非常感动,情不自禁的向四公子表示,他们也是读书出身。知晓大义,奈何此事事关皇亲国戚,事关锦衣卫权势,他们迫不得已。

    说道动情处,凌义渠更是大义凛然的表示,他要辞官。

    张国维立刻阻止他,表示辞官于事无补,若是有大义,大可冒死进谏。要求皇帝惩处田畹。

    一番声情并茂的表演,当即让四公子感动。连连表示张国维和凌义渠两位大人,都是公义之士。而且也将二人赞颂了一番。

    这两人也确实有些政绩,不然也不可能在应天府这样的重要地方,做府尹和巡抚了。

    尤其是张国维,名声很好,他在江南这些年,整修水利无数,而且总能亲临前线,跟工壮一起,不但为自己博得了大大的名声,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实干经验,作为十府巡抚,竟然还有余力写出了一部水利专著《吴中水利全书》。

    其他让人大赞的事情也干过不少,前年崇祯十二年,,张国维时任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这年山东大旱,一石米售价八两银子,江南的苏州才三两,张国维就派人从苏州购米运到山东平价贩卖,赚取的少量利润也拿出来设立了十几个粥场,免费给难民施粥,文人称赞他救活灾民百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