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节 穷书生-《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李香君长舒一口气:“杨公子果然是识大体的。”

    顾湄却道:“难道你不恨他们砸了金钗楼?”

    杨潮笑道:“顾姑娘也太小瞧在下了。”

    顾湄哼道:“那就好。不过别忘了,你还欠我东西呢!”

    杨潮愣了愣,才想到,自己曾经答应帮顾湄作一首诗,不过到现在也没作出来。

    歉意道:“不敢忘。”

    顾湄道:“不敢忘就好。”

    说着白了杨潮一眼。

    其实顾湄是故意在媚香楼,在李香君面前说的,因为这样一来,她们都知道杨潮欠她顾眉生一首诗,在这首诗还上之前,她们任何人都不能够再找杨潮要诗词了。

    “杨公子有人找。”

    这时候一个丫头跑上来通知杨潮。

    杨潮点点头跟他出去。

    来人让杨潮看了腰牌,是一个锦衣卫,说是冯可宗让他来的。

    来问杨潮到底该怎么做。

    杨潮想了想,让他们在等一天,到明天去张贴第三封告示。

    第三封告示是减会额,打击的是整个江南的读书人。

    这封告示一出,肯定会让书生的情绪完全刺激到爆。

    同时也会将四公子的名声推高到一个临界点,近乎殉道的程度,然后就可以在疯狂书生的面前,将四公子放出来了,让书生觉得他们获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稍微缓一缓他们的情绪。

    其实杨潮猜测的到,书生此时其实也很怕,读书人不可能不怕官府,不怕国法。

    但是读书人受过教育,读过圣贤书,总认为自己该怎么怎么样,觉得自己有某种高于普通人的使命感,因此他们虽然恐惧,却依然闹事,而且因恐惧变得疯狂,似乎要用肆无忌惮来转移恐惧感。

    这时候官府稍微的一点让步,会让读书人的情绪得到缓解,让他们稍微平复一下,同时也让四公子的地位再次提高一步。

    杨潮认为,只要四公子被放出来,那么就会成为精神领袖,如果他们有点才干的话,也能让他们成为实际领袖。

    到时候杨潮就可以跟他们谈判了,通过四公子控制几百个书生,最后平息此次事件。

    锦衣卫回去后将杨潮的话转告给冯可宗,冯可宗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依计行事,此时他已经没有**思考的能力了,包围镇抚司的一个个疯狂的书生,如同一个个恶魔一样折磨他,没有一夜能够安睡。

    只能寄希望于杨潮第三封告示可以吓退书生了。

    极度紧张的看着书生在镇抚司门外闹腾了一天,扔了一天砖块石头,写了一天打字诗词。

    镇抚司完全成了一个垃圾场一样,大门上,围墙上,到处是各种讽刺、谩骂的词句,有的还颇有文采,墙根下,墙里面,到处都是石块杂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