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节 怎么收场-《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对,金钗楼里的人呢?”

    李香君也忙问道。

    仆役喘着气道:“金钗楼的打行正堵着前门,其他人都从后门逃了出去,他们派人来,想借咱家的画舫。”

    李香君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金钗楼后门对着秦淮河,这跟媚香楼一样,有船的话,这些人就可以逃走了。

    事不宜迟李香君立刻道:“好,快让人去备船,全都开去把人先接到咱媚香楼来。”

    媚香楼有三艘画舫,一次就能把金钗楼的人全都带走。

    仆役答应一声就走下楼去了。

    ……

    得知金钗楼还是难逃一劫后,杨潮不由苦笑不已,他早就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但还是没想到这些书生这么任性妄为。

    大明的书生,如同一群被惯坏了的孩子一样,任性妄为、自私自我、胆小懦弱、而且极度缺乏责任感。

    东林和复社这样的文人团体,也自然表现出了这样的群体性。

    “不是同道,即为仇敌”,东林党极端好斗,目空一切,连皇帝有时候都不放在眼里。

    为了博取一个犯言直谏的名声,当庭大骂皇帝,希望被皇帝责打,然后天下扬名。

    皇帝的圣旨如果没有内阁文官的副署,文官甚至就不会接旨。

    这种情况看似好像很厉害,有削弱君权独裁的模样。

    可是真这样就好了,文人的好斗其实是一种任性,他们为了取得想要的权力不择手段,就好像后世一个想要得到心仪玩具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给买,大哭大闹、又摔又打。

    文人好斗是一种自私自我,当他们想要权力,谁不给他就是仇敌,谁不给他就是奸佞。

    好像这国家的一切都应该是他们的一样,要是文官阻挡他们就是奸佞,就是阉党,要是皇帝阻挡他们,就是昏君,就是暗主。

    文人好斗还是一种胆小懦弱,如同一个个卑微的小人物一样,如果他们一个人在街上,绝对表现的一副斯斯文文,口称君子动口不动手,不会与人动手厮打,因为他们打不过别人,动手会吃很大的亏。

    可是当一大群书生聚集在一起后,他们就开始表现出攻击性,而且是一种无畏无惧歇斯底里的攻击性,完全跟一群暴民一样肆无忌惮,殴打官员、冲击衙门他们都敢干。

    很显然这是一种懦弱之人,掩饰懦弱的潜意识作用。

    文人还极度的缺乏责任感。

    当外敌入侵后,一个个却表现得无耻透顶,要么躲起来自称遗民,隐居起来,并以此标榜道德高洁;要么直接干脆投降,开始疯狂的赞颂侵略者,把敌酋夸赞为圣君。

    这就是明末的文人,完全被这个社会惯坏了。

    “好了,康兄,人没事就好了。”

    康悔亲自来送信,金钗楼毁了,里面的家具,窗户都被砸坏,甚至大门都给拆了下来,就差放一把火了。

    幸好康悔时刻小心,当看到一大群书生往金钗楼走的时候,他先堵门,然后让所有人从后门到秦淮河边,之后当书生们打砸的时候,所有金钗楼的人坐上媚香楼的画舫从容离开。

    杨潮这段时间躲在军营中,静候事态变化,康悔留在城中,负责帮杨潮到处打探消息,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派人来通知杨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