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节 消息-《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那五十两好像人家也看不上,最后也没人来跟自己要。
当时身上明明装着一张大会票,却完全没办法拿出来。
可惜错过机会的同时,杨文骢还暗中担忧,很担心因为这事,他会把张溥给得罪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集会之后,复社和东林竟然公开分裂了,在江南争得你死我活,互相检举揭发,互相弹劾,士子们,也互相看不惯,作诗作词,互相谩骂。
好在复社的核心是以苏州为中心,而东林则是南直隶、南京松江等府为核心,双方士子大多时候只能隔空对骂,不然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打起来。
但这事让杨文骢就像吃了一只死老鼠那么难受。
自己当时碍于钱谦益的面子才不敢捐助太多钱,可是转眼间钱谦益就跟复社翻脸,而自己却是一个复社的成员。
这简直就两头不是人,钱谦益不会记得自己的好,张溥可能还会记恨上自己。
杨文骢是复社成员,而且是最早那批加入的早起成员,与张溥有交情,但交情并不深,因为自己毕竟是外地人,而且祖籍贵阳,距离江南太远了,对南京人来说几乎是化外之地。
加上自己后来科举总是不顺,一直只是一个举人,所以不怎么被人重视。
但真要说起来,杨文骢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名气也不算小,过去也是一个江南才子,风头被那些年轻士子盖过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
可就算跟那些年轻才子相比,杨文骢也只是少了激情,论起文章老辣、诗词厚重、书画动人,杨文骢更胜一筹。
在真正的内行眼中,杨文骢更有名气,书画一出,购者甚众,可惜的是名气没有给他带来官运,仅仅带来了些许财运。
这些年杨文骢很是攒下了些银子,几乎全都是他卖画的收入,乃至为了当上这个县令,运作花去的几千两银子都是他卖画所得。
跟江南许许多多文士才子一样,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随便挑一样专心钻研下去恐怕都能成为一代大师,可跟其他人一样,他也痴迷于官场,说到底就是热衷当官,把其他的事情不过看作是雅趣,玩玩即可,多了就丧志了。
所以杨文骢最在乎的不是名气,不是诗书画的才能,而是仕途,他更希望能青云直上。
奈何一直没有机会,复社最辉煌的时候,他没有赶上,复社这几年低谷,他却摊上了,这几年复社的举子少有考中科举的,士子间颇有传言,说是朝堂上的大人们都不愿意看到复社的人,所以复社举子根本不愿意录取。
杨文骢未必没有受到牵连,始终考不中进士,才选择了挂名国子监成为监生,最后得到了一个优评,又走了走关系,才谋到了这个县令。
跟杨文骢一样的复社举子大有人在,像杨文骢这样谋到一个县令的,却少之又少,所以这些年脱离复社的士子人数众多,就连杨文骢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还是碍于脸皮太薄,没有下定决心。
以前没机会也就算了,可是这次张溥运作周延儒再相,是一个多好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他却再一次错过了,因此集会之后,他就一直懊悔不已。
“老爷,杨潮公子求见!”
仆人来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