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死党胡全-《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胡全嘿嘿笑道:“当然去武定桥了。你不知道,今天抚宁侯朱国弼在秦淮河宴请宾客,请了寇家、尹春、李十娘助兴,大家都去看热闹了。我们去武定桥,肯定能赶上看一眼。”

    南京的富家公子们,平时风流成性,往往请歌姬还不止一个,而是请一群,叫做集会,操办这种集会,也叫‘做会’,到时候应和的,看热闹的人成群结队,真跟赶集似的。

    以前杨潮也喜欢跟胡全这样的穷书生,跟着凑热闹。

    今天胡全正是来看看杨潮,看到杨潮身子好了,当然要拉他一起去了。

    “哥,你们去哪里?”

    这时候妹妹竟然追了过来,不用问,肯定是母亲让追来的。

    “就是随便走走。”

    胡全抢先答道,胡全有些怕杨潮泼辣的妹妹。

    “娘说,不要玩的太晚,早点回来。”

    果然是母亲让妹妹追来的,不过却也没阻止杨潮出去。过去的杨潮性格乖张,父母也是一味迁就,根本不管也管不住,杨潮要出去玩,无论多晚,父母也只能说些‘早点回来’之类的嘱咐。

    “知道了。”

    杨潮轻声道。

    虽然妹妹满是不信的神色,但是杨潮却不打算让家人担心,他做不出原来那个顽劣书生的事情来。

    两人很快就走到了秦淮河边,秦淮河两岸都是紧密的河房,这种河房高高瘦瘦,本身就像是给挺立的女子,一般是两层,甚至三层的建筑,加上青色或者红色的砖墙,和偶尔漫上背阴处的青苔,仅仅是房子就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

    倘若身处河房二楼、三楼之中,打开窗户,秦淮河风光又尽收眼底,因此这些河房是南京最昂贵的房产,每当科举乡试的时候,从南方各地赶来的士子就喜欢租住这种河房,那时候河房的租金一个月就得七八两,还不一定能够租到。

    正因为生意这么好,所以河房往往很少有人愿意出卖,根本是有价无市。

    但是因为每家河房外就是秦淮河的河岸,有些河房主人在河边搭设水楼、修建私家码头,肆意侵占河岸,导致河岸上弯弯曲曲,有的地方更是直接被阻断。

    所以穷人想要看看秦淮河的风月,一般情况下就只能在过桥的地方,站在桥上,或者在岸上围观。

    杨潮一路上不紧不慢的看着,这些景色甚至行人都给他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熟悉是来自原本的记忆,新鲜则是来自后世的意识,但是很快两种感觉就会趋于一致,就好像记忆融合一样,感觉也会融合。

    看到这如画的明代市井,想到过不了几年,就要拱手让给外族,杨潮心中不由叹息。

    很快武定桥就到了,但是上面此时站满了一个个年轻人。

    胡全本来打算去武定桥,画舫从桥下走过,运气好的话,就能够一瞥画舫之上的佳人。

    结果当两个人走到武定桥,却发现桥上早就站满了人。

    根本就没有两人站脚的地方。

    胡全不由叹息起来,要不是他去找杨潮耽误了时间,他一定能在桥上占一个位置。

    过去的杨潮确实对这些风月也是极为痴迷,常常幻想自己能成为一个常年出入高阁名楼的翩翩公子,但是出身匠户的他,也只能想想,现在的杨潮则对这些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