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再上天津卫-《工业中华》
第(2/3)页
经过十月底试运后,矿业基地立刻提出了继续申请10条内河货船的要求,而此时,马尾炼钢厂的名技术工人已经搭乘蒸汽船来到的矿业基地,这是由高炉专家钱青亲自带队,来进行炼钢设备调试的队伍,他们的目标是在两个月内,让从德国购置的炼钢平炉投入正常运作。
而矿业基地在半年的时间,已从当地华人、傣族、芒族青年中挑选了大批合格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已经由当初的50名学生兵的队伍壮大到了近700人的队伍,其中150人是船政保安团和学生兵,担任从xiǎo队长到队长的职务的全部是老兵,这样基本形成了两个营的编制,加上新赶到的顺化营一营以及后勤营两营。
大批后援人员的加入,使得矿业公司的运作趋于正常化,而技术方面也无需周瑞东去心,他则安心编练新军,因为秦铠带来的最新的指令,等到下一批武器装备运抵后,一个全新的任务需要周瑞东亲自去安排。
当薛超把越南王的金印和书信通过商船带回马尾船政的时候,秦铠已经陪同丁日昌出发去了天津卫。这件事很快就电报发送到天津。
当秦铠拿到消息的时候,他也莫名了一番,这事情倒是ting符合越南人的一贯作风的,上一次越法之战,法国人一支xiǎo分队从河静山口突入河内平原,而且很轻易击溃防守的越南军队占领了河内,结果越南王只得向就近驻扎的老街附近的天地会黑旗军求救。黑旗军击溃那支百多人的法军后,越南王也送了个“三宣副提督”的大印给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他把电报送到丁日昌那里,老丁也是哈哈大笑,这藩属国送的金印更大意义上是一种荣耀,并没有太多实际作用,不过越南王提出的帮训士兵的要求,他让秦铠暂时不要答应,毕竟这事情应该是南洋大臣或者军机处管的事情,这事由他出面向南洋大臣刘坤一提出。
这事由丁日昌出面自然是最为合适,秦铠也落得清闲,他们已经来到天津卫两天了,李中堂属下的第一幕僚、天津兵备道周馥已经来拜访过了,说是中堂大人去北京和法国公使宝海议定两国的合约,估mo要等几天。
对此,丁日昌倒也一点不计较,把秦铠介绍给周馥后,让他们先去jiāo割此番带来的火炮,周馥饶有兴趣的和秦铠见礼,“秦大人真是少年英豪啊,中堂大人多次提到此番与法国人的合约,幸亏有这南海一战的胜绩!”
这周馥是什么人,秦铠自然知晓,从李鸿章起兵之时就全力辅佐他的湘军核心人物,他说的话,从某些方面来说,他是完全可以代表李中堂大人的意思,他微微一欠身,“周大人过奖了,都是丁大人领导有方,我也是尽了本分之责而已!若是北洋水师出马,必然也是马到成功!”
周馥老jiān巨猾的笑了一笑,“秦大人太谦虚了,此战之后,泰西诸国公使可没来我们北洋打探消息,据我所知,法国人这次可是做了大让步……”
秦铠一阵腹讥,这位李中堂大人太过自信个人魅力,在谈判桌也是如同处置中国事务的做派,这次签订的中法条约完全顺着法国人的意思,除了顾及大清颜面的事情外,完全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考虑的只是如何安稳的完成谈判而不失颜面。
法国人确实做出了让步,允诺不要大清赔款,允诺不出现贬低大清的字眼,要求的确是实实在在好处,结果就是大清朝得了面子,而法国人得了好处!这是多么可悲的结果……
“周大人,在下也就是醉心于西学,希望从中找寻一条兴国之路,以此报效国家,此番南海之战也是将士用命的结果,若是中堂大人想要建立一支卫国之水师,下官愿意尽绵薄之力!”
“秦大人有此心,中堂大人必定十分欣慰,”周馥看着秦铠,一副若有所思样子。
此番随船带来了2830倍径的重炮én,这也是代表着马尾火炮局最高工业成就,在丁日昌的建议下,秦铠也是下了大本钱。
两天后,周馥来请丁日昌,李中堂终于回来了。乘上马车后,秦铠倒也有一些ji动的感觉,毕竟要见到这位建立影响中国大半个世纪北洋势力的大人物,得北洋者得天下!这可是后世对北洋势力最终评价……
走进气势恢宏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衙mén,秦铠跟在丁日昌身后,老丁毕竟是当年跟着曾国藩起兵的老人马了,一路不时与人打招呼,到了最里面一进大mén,秦铠已然看到一位身穿一品顶戴、泰然自若的瘦高老者在众人簇拥下én内,看那俾睨众生的气势,他已经猜到了,这位一定就是那位被后世反复评价、终难定论的晚清四名臣之首――李中堂大人。
跨进了那进mén,李中堂已经在众人簇拥下迎了上来,看到丁日昌躬身施礼,秦铠也跟着一起施礼,却听到爽利的嗓mén:“禹生兄,你我无需此等虚礼了,快请快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