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命名-《混在1275》


    第(3/3)页

    “某带人来履行手续,因为你这里可算稳定,要同州中一样,登记人丁、田亩,并归裆,有了这个手续,你这里以后如果出了什么事,或是需要支援,第一件事,就是验证身份。”

    仇子真将最新的政策说给他听,让他明白做这一切的好处,其实不必说,谢堂也明白,他无论身处何地,背后都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以前是圣人,是大宋,如今是刘禹,是他领导的琼州,凭着这么个小岛自立?他没那么疯狂。

    有了身份,就能利用这条便捷的通道,将余粮换成他们需要的物资,比如说割草的镰刀,还有防御的武器,这些都需要琼州。

    如今,对方就是来告诉他,琼州会将这些条件制定成政策,让他们尽情地去做,不必有后顾之忧。

    这是很自然的,无论刘禹本身发展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大量的人为他做事,凭他自己,就算能开个坦克满地球转一圈,难道就能宣布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他了么?

    那是游戏不是现实,他需要人来帮他占领,宣布主权,以谢氏这样的先行者,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某明白了,一切就照你说的办吧,若是真出了信,这里四面大海,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如何求得支援?”

    “这便是某来做第二件事,安装通讯塔,有了这座高塔,从这里到昌化县,到凌牙门,再通往占卑、爪哇等处,日后我们的消息,可以畅通无阻,你这里便是一处关键点。”

    “好,需要人手,某来调配。”

    这么好的事,谢堂当然不会犹豫,虽然不知道那个什么塔是做什么的,但是在琼州,他看到过无数想象不到的黑科技,州里要在他这里架设,也就意味着,自己会得到真正的保护。

    当然了,即将对半岛上的元人动手,做为一个跳板,将来的通讯可以直接辐射到半岛,也是仇子真过来的目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就好。

    接下来,仇子真带来的人,将船上的一个铁架子卸下来,负责组装调试的,是机宜司专门负责这一块的探子,需要他们配合的,只是将这些铁架子抬上岛中最高的那座山顶,更让谢堂意外的是,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水泥、钢筋,瞧那架式,竟然是要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码头。

    “最后一件事,按照政策,开拓者有命名权,你想将此岛命名为何?”

    说实话,无论是入籍,购粮还是中转通讯,都不足以让谢堂激动,唯有这一项,他真得有些兴奋,因为这就意味着,哪怕契约到期,州里将一切收回,这个名字,也将永远属于他,是他发现并开拓了这里。

    谢堂毫不犹豫地报出了自己早就想过了那个名字。

    “望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