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执行力-《帝国玩具》


    第(2/3)页

    胡文海这里悄悄的偷换了概念,当然不可能说欧美智库往往沦落为资本家大企业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渠道。单说智库将各學科的专家學者聚集起来的优点,倒也确实是看上去很美。

    果然,林千军摸着下巴想了想,点头道:“不错,美国人的做法确实更好一些。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看问题确实就会更全面。”

    “这样,既然你这里走不开,那我打个电话回去,看看能不能请几个专家到绣城来谈一谈。”

    “啊?”胡文海看着已经站起身找电话的林千军,不由目瞪口呆。

    若非对自己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确实有信心,胡文海差点有种牛皮吹爆了的感觉。

    这怎么因为自己一番话,林千军就真的要把人召集过来,这也有点太轻率了吧?

    其实说白了,胡文海确实是太小看了林千军和组织上对他的态度。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正好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这么做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胡文海拥有非常强的执行力。

    对,就是执行力。

    八十年代,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八五年全年预算不足两百亿人民币。咳咳,也就是说欠了胡文海那二十多亿就相当于当年国防开支的十分之一强了。

    若非国家战略情况确实非买f-14不可,2400万美元一架的雄猫,是万万不可能进入中国的——再过20年连美帝自己都要用不起啦!

    再看看胡文海开发新技术的速度,一个月完成拟真机的开发,一星期完成激光制导技术的集成,动动脑筋就想出了红点瞄准器,蓝色小药丸还不知道他用了多久,反正从来没见他在国内研究过制药方面的技术!

    请问这样的天才,难道他说的话不值得重视吗?

    有钱,有研发能力,手里有一支上千人的企业。就算最后证明胡文海的理论是错误的,那不也是为军队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

    请几个专家教授来交流一下,那算的了什么?

    专家教授们一年的工资,都没有那22亿一天的利息多啊!

    ……

    席亚洲的名字很霸气,经常被同事称赞他参加解放军是选对了行业,正好应了“解放军席卷亚洲”这个好彩头。

    也不知道是他确实能力出众,亦或者也借了点名字的光,席亚洲在盛京军区的官途是一路亨通。不到四十岁,他已经是盛京军区后勤部的技术部办公室主任,88年以后至少一个上校。
    第(2/3)页